美文网首页
27 实验性美术——20世纪前半叶

27 实验性美术——20世纪前半叶

作者: pipi_abab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00:14 被阅读0次

    年轻的建筑家不再坚持建筑是一种“美的艺术”的观念,他们完全抛弃装饰,根据建筑的目的来重新看待自己的任务。包豪斯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口号,即只要设计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它去,不必操心。

    第一批比凡·高更深入地探索这些前景的艺术家中,有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名为《尖叫》,目的是表现突然的刺激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一切感觉印象。

    表现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认为固执于艺术的和谐与美只是由于不肯老老实实而已。他们在改变事物的外形时没有理想化而是“丑化”,往往引起公众强烈的不满。这些包括表现主义者德国的雕刻家恩斯特·巴拉赫《请赐怜悯!》

    慕尼黑的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从表现主义中发展出了抽象主义,目标是一种可以与音乐的表现性相匹敌的绘画。

    哥萨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巴黎兴起了立体主义,但立体主义不是彻底的废除形象再现,仅仅是想加以改造。新艺术运动的插图画家则强调图案的简化,抛弃立体感,使明亮色彩脱离阴影而解放。凡·高和高更的作品正是因此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鼓舞着艺术家抛弃华而不实,在形状和配色中做到直截了当,寻求强烈的色彩和大胆、“野蛮”的和谐。

    1905年,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举办画展,他们后来被称为Les Fauves,意思是“野兽”或“野蛮人”。意思是蔑视实际的形状,欣赏强烈的色彩,本身并无野蛮之处。这一批人中最著名的是马蒂斯,他在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图案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在鲜艳色彩和简单轮廓中有儿童画的某些装饰性效果。

    餐桌

    1906年塞尚去世后,巴黎举办了一个他的回顾性展览,巴勃罗·毕加索从中感受颇深,在那里他画过一些表现主义的题材,后来又开始研究原始艺术。毕加索从塞尚那里得到启发,不想把一个转瞬飞逝的印象固定在画布上(印象主义),而是把母题画面组织得尽可能地有立体感,去构成某物而不是描摹某物。

    小提琴和葡萄

    我们想到小提琴,有些方面非常明显突出,另一些则有些模糊。然而这奇怪的混杂形象比任何一张快照或一幅精细的绘画更接近于‘真实的’小提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重返埃及人的原则(一直觉得埃及人肯定是立体主义的鼻祖),亦即从最能表现物体独特形式的角度去画它。

    格尔尼卡

    我们知道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企图想出办法解决绘画的基本悖论:绘画是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深度。立体主义是一种尝试,企图不去掩饰这个悖论,而是利用这个悖论取得新的效果。然而,当野兽派为了色彩的愉悦而牺牲了明暗法时,立体主义者走的却是一条相反的道路,他们抛弃了那种乐趣,宁可与传统的“形式”塑造技巧玩弄捉迷藏的游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当然毕加索的风格一直在变。

    立体主义者沿着塞尚的路子走下去。以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认为,艺术重在发现新办法去解决所谓的“形式”问题。于是在他们看来,永远是“形式”第一,“题材”第二。

    荷兰的皮特·蒙德里安企图用最简单的要素(笔直的线条和纯粹的颜色)去构成他的作品。蒙德里安跟康定斯基和克利一样,有些神秘主义者的思想,想让他的艺术去揭示在主观性的外形不断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实在。

     如果作品既不在“题材”(往昔),又不在“形式”(今日),那目的何在呢?如果非说不可,真正的答案是现代艺术家想创造事物。他想有一种自己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比精致的实物和巧妙的装饰品更重要、更持久,比虚伪的目标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段话绕的,感觉比目标更为真实,有时也不成立吧)

    这种态度使20世纪的艺术家对原始人的艺术价值有了新的感受。因为艺术家觉得直率和单纯是惟一不能学而得之的东西,手艺诀窍和效果都可以学习。这时艺术家开始研究部落土著的作品,他们发现了一位业余画家的艺术,他叫亨利·卢梭。亨利·卢梭的创作向他们证明,职业画家受到的训练可能毁掉成功。

    这使得其他艺术家把“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复杂理论当作不必要的负担而抛弃。他们想遵照“普通人”的理想,画出清晰而直率的画。但刻意追求天真和单纯,必然会把他们引向自相矛盾。在追求儿童化的狂热愿望驱使下,故作愚昧,干出骇人听闻的滑稽事。

    不过有一条路过去很少有人探索,即创造幻觉图像和梦幻图像。格里特是其中著名的一员。超现实主义表达了前面述及的许多年轻艺术家的渴望,即创造比现实本身更为真实的东西。弗洛伊德曾说明,当我们的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就会活跃起来。正是这种想法使超现实主义者宣布艺术作品不能用清醒的理智来创作。他们跟克利意见一致,认为一个艺术家不能设计他的作品,必须让作品自由生长。

    爱之歌 

    给予艺术家任务和方向感才能创造伟大的作品。在建筑中这个奇迹已经再次出现,对于绘画和雕刻,这个危机还没有过去。尽管已有一些颇有希望的实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包围着我们的是所谓“应用的”或“商业的”艺术,展览会上和美术馆里的“纯粹的”艺术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二者之间,还有一道不愉快的鸿沟。但如果我们不邀请艺术家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他们的作品流于晦涩而无目标时,我们有什么权利责备呢?

    艺术家解决怎样创新这个问题的办法有时聪敏而卓越,不会遭到鄙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却很难算是值得从事的工作。我相信这就是现代艺术家那么频繁地求助于论述艺术本质的各种新旧理论的根本原因。现在说“艺术是表现”或说“艺术是构成”,大概跟过去说“艺术是模仿自然”同样地不真实。但是任何一种这样的理论,即使是最晦涩的理论,都可能包含着一种格言式的真理颗粒。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老贡的金句,点题了)

    ----------------------------------------------------------------------------------------------------------------------------------------------

    本章来八一八老毕的名画《格尔尼卡》

    去马德里旅行,除了普拉多博物馆,林成心心念的就是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的《格尔尼卡》。所以,即使所有的人都选择了逛街,我们也早早打车去了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然后发现,身边最多的就是日本游客,都是上了年纪的组团来看。

    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收藏了大批优秀的近现代艺术作品,也有相当多的参观者、相当多的旅行者仅仅是为了一睹《格尔尼卡》的风采。

    还未完全进入展厅,壁画便已开门见山,跃入视线,。我们去的日子刚好是周二,展厅内人不太多,你可以静静欣赏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林成一直在画,管理员在我们边上巡了好几回,看着他的画本,又溜过。

    置身空旷的展厅,凝视画作,仅仅由黑、白、灰三色组成的艺术形象冷冷地无声控诉着法西斯的暴行。然而在这种异常的安静里,却又隐隐传来当天下午四点的教堂钟声、由远及近渐渐清晰的飞机轰鸣声、一颗颗炸弹炸开后的砰砰巨响、母亲紧抱孩子绝望而无助的仰面哭泣声,她的孩子刚刚在硝烟中丧生。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座不大城镇。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洛加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左翼共和政府军与弗朗哥率领的右翼国民军激战正酣。

    在弗朗哥的请求下,1937年4月26日下午四点德国纳粹飞机密集轰炸了格尔尼卡,狂轰滥炸足足持续了三个半小时,整座小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坍塌被毁的房屋,满目疮痍,凄惨异常。

    格尔尼卡并不是一个军事重镇,镇上身强力壮的男人早已参军保家卫国,只留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老弱,因此这是一次针对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目的仅仅是为了震慑共和政府军,打击他们的心理防线。更加让人气愤的是,当天是周一,根据传统是镇上举行集市的日子,大批居民纷纷进城赶集。惨剧发生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未离开,突然而至的轰炸让人无处可逃,一千多名居民在空袭中丧生。

    毕加索正在创作《格尔尼卡》

    从1937年年初开始,毕加索受到西班牙共和派的委托,为当年即将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通过《泰晤士报》上所刊发的格尔尼卡轰炸报道,身在法国的毕加索马上获悉这一惨剧,他当即决定更改作品主题,用画笔控诉法西斯的残酷暴行。从4月26日惨案发生到5月1日,他仅仅用了4、5天时间便完成了第一版草稿,7月《格尔尼卡》如期亮相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幅被视为西班牙国宝之一的作品并没有保留在西班牙国内。

    西班牙内战以右翼国民军取得胜利而告终,保皇派弗朗哥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左翼分子被迫流亡海外。《格尔尼卡》这幅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作品也漂洋过海至美国,希望通过展出筹集经费,资助西班牙流亡者。1939年8月《格尔尼卡》在旧金山美术馆首次向美国公众亮相,之后又转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

    作为共和派的坚定拥护者,毕加索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此时回到西班牙国内,以免落入弗朗哥及其政府之手。他委托MOMA妥善保管《格尔尼卡》,在西班牙重新恢复自由民主之后再将作品送回祖国。

    《格尔尼卡》,毕加索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近现代美术史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件作品,不管哪家美术馆都会将它视为极其珍贵的藏品,如要得而复失将百般不情愿。

    西班牙热播剧《时间管理局》的其中一集就以“MOMA试图通过改写历史将《格尔尼卡》留在美国”为背景展开。虽然电视剧的剧情是虚构的,但这幅作品返回西班牙的旅行确实并非一帆风顺。

    1975年弗朗哥的离世终于结束了西班牙三十余年的独裁统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后,西班牙制定了新宪法,实行议会、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制度,国王虽然贵为国王,却并没有太大的权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君主立宪制”。

    在这个背景下,西班牙人民认为,“我们国家已经恢复民主,美国人应该把《格尔尼卡》还给我们啦”,于是要求MOMA归还毕加索的作品。

    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当然不情愿失去这样一件如此重要的作品,于是以“西班牙还有国王,并不是真正的共和制民主,不符合毕加索的条件”为借口,拒绝将作品送回国。(美国人民的民主逻辑处处流放啊)

    从美国返回西班牙

    双方各执一词,交涉持续了若干年。直至毕加索生前的律师出面同意将《格尔尼卡》送回西班牙,1981年MOMA终于让步,作品在重重保卫下回到祖国的怀抱。它首先被安置在普拉多美术馆,后移至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

    墙裂安利一本好书,蒲蒲兰的良心作品《格尔尼卡》,这本书,我觉得是少有的一本价值高于定价的书,没入手的都建议入。既有格尔尼卡的创作过程,有了毕加索生平介绍,走进大师的良心好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7 实验性美术——20世纪前半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on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