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3)
藏经洞,璀璨的艺术精华尽在于此了吧?
没到过莫高的,怕是没去过敦煌。带着遗憾买了仅仅能看四个洞窟的应急票,一路上不停的安慰自己能看一些就不错了,知足吧。早就听说千千万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们不远万里来到莫高,就是为了看这几个常人不易理解的洞窟。今天算是见识到了莫高在世界的名气,心中涌起一种自豪感。跟着人流拥拥挤挤的进去,坐了巴士,大概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到了莫高。
参观四个洞窟没半个小时,排队却排了一早上,但也是值了。荒野万里,莫高跃然纸上,不能不算奇迹。不禁感慨前人智慧的结晶,为了心中对佛虔诚的信仰,耗费千年,铸造了今日的莫高窟。莫高历经沧桑,战乱不断,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饱受战争残酷的洗礼,能保存至今,全凭央央华夏世世代代人民的呵护。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盛衰荣辱,朔风与黄沙蚀尽最后一丝荣光,这个丝绸之路上的古城,也难免如此。
看完开放的洞窟往出走时,看到了不远处的一片荒野,积满了尘土,上面只有一座塔,没有石碑。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过的道士塔,王圆箓。其实我不想说这个人,但又不得不说,因为他真的太重要。他亲自发现了藏经洞,但同时又葬送了它。四十石马蹄银?换走了不能远非金钱能用来衡量的,艺术的精华。随着斯坦因,伯西合,华尔纳,奥伯登的到来,藏经洞也被彻彻底底的打开了,经书纸卷流落到世界各地。它们属于了世界,却不再属于中国。道士塔很凄凉,很少有人走到那边去,不知道是不屑还是真的不懂,我看到的,只有几个三两岁的孩子,爬到土堆上和塔照相。我摇了摇头,径直走开了,不愿意再回想,害怕猛然涌起怨恨。功过,都留给后人说。王道士是可悲的,愚昧的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发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艺术精华,又怎能知道自己的一个无意识举动会引得如此,他更不知道自己在死后被多少代人谩骂过。真的很可悲,这并不能完全怪他。
晚上的实景剧敦煌盛典,时间很短,但真的很震撼。霍去病,张骞,玄奘,乐尊,成吉思汗……都在这漠漠黄沙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鸣沙,月牙,莫高,千年前就是敦煌百姓爱的寄托,情的表达,以后也不会变。信仰之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明天可能就要说再见了,这座城早就在我心里,不会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