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
所以,如果你眼下过得十分艰难,生活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那么你要反思一下:你到底是在被动地忍受贫穷,还是主动吃苦去改变了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能吃苦,其实只是吃体力的苦。
体力的苦,是最简单,而脑力、寂寞、自律的苦,却一级比一级要难。
有人觉得吃苦是一件光荣的事,代表着自己努力又上进,甚至为了吃苦而吃苦。
事实上,这只是自我感动式吃苦,根本没有效果。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吃无意义的苦,而是主动去吃该吃的苦。
这个社会很残忍。你每天加班到深夜,或在枯燥的流水线上站十几个小时,都只能换来温饱。
真正要改变命运、扭转人生,则需要花时间去钻研、去忍受寂寞和诱惑。
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它本质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拼命苦干的人。
问题在于,怎样吃苦,才不算白吃呢?
以下3个建议送给你。
1. 专注学习,吃寂寞的苦。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内。”
克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吃够寂寞的苦,才能有所作为。
独处的时光,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当你能克制自己的,远离低级快乐,在孤独中不断成长,就会拥有自由笃定的人生。
2. 独立思考,吃脑力的苦。
一个肢体勤劳而懒于思考的人,往往会陷入穷忙的境地。
沉下心来,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认知才能一次次被打破,层次才能一点点被提高。
正如《活法》中说:“一心一意地、强烈而透彻地进行思考,才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3. 坚持克制,吃修行的苦。
《活法》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你讨厌工作,觉得难以忍受时,你还是要多加忍耐,要下决心朝前走,要发奋努力,这将改变你的人生。”
现实中,总有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变换行业,结果一事无成。
而那些认准了某个领域,持续努力的人,才能得到命运的馈赠。
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唯有成长的痛苦让人清醒并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