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内容很丰富,它包括海洋学、生物学、考古学、哲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细胞学等等科学内容。
我们看书,就要从全部内容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中去理解,而不是如马克思恩格斯及所谓的认同或片面的以某一个例证来说明“生物进化论”。这也是达尔文所提出的,意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也是达尔文这本书对哲学的巨大贡献。
其实,看过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人,不应该看不到达尔文在书中有三次文字说明:“我写的不是生命起源,而是物种起源。” 达尔文这本书,尽量地不牵涉到哲学问题,这也是达尔文的无奈与聪明之处。
“生命起源”与“物种起源”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人去关心过,马克思也没有关心过。不奇怪。因为,这两个词语解释起来,内涵差不多的。有生命一定有物种,有物种也一定是生命。你不可能排除物种谈生命,也不可能排除生命谈物种。所以,铁粉们赫胥里、蒲鲁东的追随,实实是帮了一把倒忙。
“进化论”不是达尔文提出来的,而是其他人送的。这个,你们读者可以“百度”。马克思不是第一个知情者,他是从图书馆里的书架上看到的。马克思最相信的物质,不是蓝天也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图书馆里的图书。“打不里地皇家图书馆”是免费进出的,供大家自由地阅览。马克思就有了优惠政策的眷顾,(怎么没有打成反革命?奇怪!)一屁股从早坐到晚。从不看蓝天也不看自己,《资本论》18卷,《剩余价值理论》5卷,就从打不里地皇家图书馆出来了。1
马克思没有仔细地去看《物种起源》,他看的是伊鸠波洛(译音)的《进化论的诞生》。哇塞,马克思如获珠宝,这对于一个在唯物主义教条中陷入困境的马克思来说,好得没有没有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哈哈,马克思闹不好睡梦中都会笑醒。因为,达尔文证明了哲学上“物质第一性”是正确的。
说实话,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与任何人没有关系。严格的说,他的观念不能拿来自己用。你无非就是认同或引起共识。你满嘴的马克思的话,那是不人道的,也是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为什么马克思不把费尔巴哈的书抄一遍,也可以满嘴的“黑格尔”?马克思自己都说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物”?哲学的本质就是“创造”,连这个你都不知道,就跟“猪队友”一样了。
“伊鸠波洛”就不能用《物种起源》,用《进化论的诞生》,这里不是重复达尔文的话,而是作者认为从哲学上理解《物种起源》更加有价值。
中国人学哲学,与做生意一样一样的。“学哲学,跟党走。不用脑,不犯错。” 你在他的文章里看到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看不到“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把马克思的话当“冬暖夏凉”的帽子,往头上一套,下面就是“草泥马”的胡说八道。无非就是,跟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前腐后继”地前进。网友有一个共同的说辞:“犯罪率最高的学校是党校。” 而且确实如此!别笑。
回头来说,生命起源与物种起源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生命起源是研究:生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里要感谢尼采对哲学的总结与概括。
西方哲学的历史性转变,首先是意识转变。也包括中国!意识转变的重要课题就是思维的科学与科学的思维融汇了一体。不再是什么“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的争论。这是非常重要的本质问题。但往往被哲学家们忽略了。不是哲学家的科学家更加的不会去重视这个本质问题。
如理论物理学家是不会或很少去考虑哲学问题。提一个问题出来就行了。就看时间来回答了。
哲学家就不行,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哲学家,插葱装大象的免单。比如我,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
尼采的哲学三大命题是什么呢?
1,宇宙起源、物质起源、生命起源;2,他们有同一的源;3,用统一的理论来说明。
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你们这样去做了吗?没有的话,别扯哲学,
你们不是热烈地信奉马克思主义吗?那去做呀!马克思做了!你们最鄙视的黑格尔是第一个做了!你不觉得脸红吗?马克思有你们这样的“吃瓜”们,应该是气得活过来了!再口吐白沫地死过去。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在回避尼采所提出的哲学三大命题。目的很清楚,根本无法回答。
他不可能像今天的科学家一样,去核对DNA,核对到后来,2000万年前的猪与人的DNA达到90%以上相似,然后确定,猪是人类的祖先。
《物种起源》主要还是谈,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种指的是:能够繁殖后代的强壮的不至于种群遭遇灭绝的个体,是怎么来的?意识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真的!本来《物种起源》这本书是对唯物主义的一次历史性的打击。被唯物主义用上了,嘿嘿,面目全非了。马克思的高兴劲就在这里。
所以,马克思更加坚定地相信,唯物主义可以改变成为“唯物辩证法”的。费尔巴哈的教条唯物主义(机械唯物论)一边呆着去;黑格尔的“扬弃学”(唯心辩证法)一边呆着去。“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一个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苏联,这个帽子不戴了,就“俄罗斯”了;中国就“打虎拍蝇”了。
为啥?因为都不知道“哲学是干嘛的?”哲学绝不是政治,但政治一定是哲学。这里不是辩证法,而是意识的本质决定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物种起源》里的一段描述;
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达尔文看到了在岩石上爬行生长的一株植物。他仔细地观察后,确定,这是欧洲大陆上生长的高大的榕树,高度可以长到二三十米。为什么在这里就匍匐生长呢?他思考着,这里的环境,一个浪就可以覆盖全岛,一个浪一个浪地,想长高也是不可能的,何况,这里没有足够厚的土壤層,有也冲跑了。他也看到了。匍匐生长的榕树,只是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树枝会生出根芽来再扎在岩石的另外的缝隙里。匍匐前进!那么,这棵树怎么来的呢?达尔文写道,是鸟类吞食了欧洲大陆榕树的种子,在这里休息的时候,屎在这里了。
那么,达尔文在这里想到的是什么呢?大家或许都知道了,“存在决定意识”。
千万要记住,这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环境、海洋、小島、气候、树种、地域等因素共同起作用。让意识做出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匍匐生长!意识是指什么呢?就是匍匐生长的榕树所具有的意识能力。
哲学家们忘乎所以了。他们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并以此为出发点,乱点鸳鸯谱,把存在宣布为物质。
搞得中国人个个都知道,存在即物质。
没人怀疑这样的歪曲,就发生了大事,其实,榕树也是物质,按此理解应该是:物质决定物质,与意识没有关系了。
达尔文在作死啊?想这么一出,欠揍是吧?不是达尔文的错,而是唯物主义者的疯狂,不顾客观世界的客观,为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客观寻找理论依据,存在就与物质同义词,不仅同义而且是一个娘养的。
客观世界的客观是:一切物质的物质运动都是局部的、片面的、受到限制和有限的。
主观世界的客观是:满足自己的理论需求,把不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
客观世界的客观是:物质与非物质同时存在。
主观世界的客观是:没有非物质,全是物质的存在。
榕树的变异,告诉我们什么呢?
唯物主义者看到了,物质决定物质。
达尔文看到的是,意识的选择与适应,识别与记忆,变异与遗传。
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观念,“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写作的需要。
社会是无法决定人们的意识的。因为社会的词意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没有灵魂,而决定社会的却却是人。人也决定了社会的性质。不是吗?
就如马克思本人,马克思自身的意识决定了他这个物质的选择与适应。
一屁股坐到了大不里地皇家图书管理里,看到了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