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81916/1a61304634591026.jpg)
今天听刘震老师分享印度之行,他提到了普纳大学的一位盲人教授。他说盲人也能成为教授,除了自身努力奋斗之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印度的平权政策,因为印度的国家公务员职位有种姓比例,所以低种姓人群更容易受到政策倾斜。老师笑称这种平权政策既人性化又有很大的弊端,印度的婆罗门种姓精英不少被逼到欧美国家去了,因为他们在印度的发展很受限制,需要加倍拼命,才能和低种姓的人竞争到同样的职位。所谓的平等、平权,好像从来都是一个悖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7181916/5d7602a78c3bd70a.jpg)
但是,高种姓的人不应该把竞争压力大归责于政策的偏袒,毕竟被特殊对待的还是少数;只是他们心理上肯定不平衡,凭什么实力相对较差的人能因为政策优待跟自己进同一所名校、霸占着同一份公务员的美差?但是我后来细想一下,低种姓的人从小获得的资源比高种姓差太多,即使政策倾斜,他们爬上同样的高度要付出的努力可能还是比高种姓的多,至少不会更容易。就好比爬山,在政策的影响下,低种姓的人是站在山脚下近乎徒手爬相对平缓的一边,高种姓的人则是站在半山腰带着高科技装备爬相对陡峭的一边,只能说都很难,都要付出很多,两类人根本不好比较。这样想想,高种姓的人就不该有太多怨言了。长安居,皆不易。
在朋友圈里跟小伙伴们展开讨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7181916/918fa55d8a75777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