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作者: 一个认真写字的理科女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09:01 被阅读0次

有这么个场景:孩子拿了考卷回到家里面,他有点沮丧,因为平常数学能考90分,这次考了70多分,成绩下滑的厉害,老师要求孩子拿了考试卷去给家长签名。

孩子拿着卷子来到妈妈面前说:妈妈,这是我这次的数学考卷,签一下名吧。

妈妈一看卷子:儿子啊,你平时都是考90多分的人,这次怎么只考70多啊,怎么回事啊?

儿子:卷子比较难。

妈妈:是吧,那么你们班最高分多少呀?

儿子:90多。

妈妈:那大家不是一样难的吗?别人为什么能考90多?你只能考70多呢。

儿子:别人还有考三四十的呢!

妈妈:你怎么能这样比呢?只看到差的,不看到好的。与好的的比才能更好,与差的比你只能越来越差。没出息的……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在这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妈妈看见成绩很着急生气,孩子怎么成绩下降了?从内心来讲,她希望孩子越来越好,但是她所做的行为,她这样的语言能让孩子成绩变好吗?

孩子本来自己心情也很沮丧,他也难过,到了妈妈这里,他更加难过了,更加沮丧了,他没有得到一点的支持和力量,妈妈的打击只会让他更消极。

当一个人处在很消极的状态,负向情绪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让自己更好的。

就好比一个人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已经非常疲惫了,回到家里面,家人说有什么好辛苦的,别人不都这样的吗?你凭什么就受不了了呢?这个人的感受一定非常不好。

这个孩子没有办法感受到妈妈的爱,虽然妈妈是爱他的,但他感受到的妈妈很在意他的成绩,根本就不关心他,只看到了分数没看到他的人,他一定是很失望的,而且拿他与其他同学去比较,家长习惯用比较这个方法想去激励孩子,其实比较是个非常经典的亲子沟通绊脚石。或许从此他心里还在恨这个老师,干嘛出那么难的卷子让他考得那么差,导致妈妈都不爱他,还要骂他。如果这个孩子对老师有怨恨,他上课能好好听课吗?不能好好听课,他下次成绩能变好吗?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我们来换一个场景:儿子灰头灰脑拿的卷子,来到妈妈面前,妈妈给我签个名吧。

妈妈一看分数:儿子啊,你考了这个成绩是不是有点难过呀?

儿子点点头,嗯。

妈妈:我看得出来,这个分数对你来讲肯定是很打击的,因为你原来能考90多分,现在只有70多分。那你说说看,这怎么回事呢?

儿子:妈妈,老师出的题目特别难,我有些知识我都没有学会。

妈妈:是吧,卷子比较难对吧,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那么接下来你看看你准备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试卷上面哪些你是粗心错的呢?哪些是自己去花点时间,就能搞明白的呢?还有哪些是确实是搞不懂的呢?

儿子:嗯,好的。妈妈,这第1题,第3题我要是仔细读题我就肯定就不会错了,我读的太快了,下次我一定要注意。这个第5题的话,我其实是概念没有背清楚,我再花点时间把概念去背背会好的,在这个第10题我肯定是不会的。

妈妈:那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儿子:嗯,明天我可以去问问老师或者同学吧。

妈妈这时候伸出手来:儿子,我们击个掌,妈妈相信你肯定是可以做到的。那么你现在需要妈妈给你什么支持吗?

儿子:嗯,我有的时候做作业吧,会分神,你可以在旁边,陪我一会儿,看到我分神,可以提醒我一下。

妈妈:来儿子,再击个掌,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点赞。那么你希望我天天来陪你呢?还是陪个一段时间?

儿子:陪个几天就好了,我过几天应该就可以了。

妈妈:来我们再击个掌,达成协议,好的。儿子啊,现在你是想去复习这个卷子呢,还是跟妈妈一起去做饭去啊?

从这个对话你可以看出,妈妈先看到儿子情绪,关心他的人,然后再倾听儿子的需求,他的困难,让儿子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妈妈给的只是协助,在儿子需要的时候给他协助。这时候儿子一定是会有信心和力量重新爬起来,相信这门学科也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y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