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偷影子的人》说说我的佛教

借《偷影子的人》说说我的佛教

作者: 飞一个来 | 来源:发表于2015-10-22 21:19 被阅读200次

    先共享读书摘要:

    http://app.yinxiang.com/l/AAww3hamnuJEiI592FWiaK2hsHiMLBAooj4/

    《偷影子的人》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它告诉我们,成长关乎于两点,那就是爱和失去。

    豆瓣上对于这本书褒贬不一,有些人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本无聊的童话故事,一个带有特异功能的孩子以及一篇篇平淡无奇、情节简单的儿女情长;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书,朴实无华,读着读着就留下了眼泪。这倒是印证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这本薄薄的小书能够收获这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算是成功的了。

    其实我是喜欢看这种充满情感又小清新的书的,尤其是用孩子的口吻写的书,因为里面极少带着作者主观的情绪。只要时机来了,读者总能联想到很多,甚至回过头看看,和本书已经没了什么联系,这种情思的漫游我特别喜欢、特别向往。所以这本书看的并不快,但是就像一本记录着往事的相册,一点一点翻,是因常常勾起回忆。读书笔记与其说是对所读之书内容的整理,不如说是对自己想法的整理;与其说是总结作者的观点,不如说是总结自己的情绪。

    偷影子,是一个美好的比喻,仅仅这个名字就足够引人遐想。偷影子,其实偷的是体贴和关怀。这本书平淡的情节里每每遇到感动的地方都是那些影子的告白,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隐隐约约在努力阐述的,是慈悲之心的真正来源。

    佛教是我最喜欢的宗教,大家聊到佛教一般会联想到两点:求神拜佛和悲观思想。前者是真正世俗意义的“佛教”了,甚至我都不认为那是佛教;后者虽对佛教的基本思想有所了解,但是或许就选择了体会表面意思,未去深思。

    再谈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花些篇幅说说我心中的佛教。

    逢年过节,很多大人会选择去周边的寺庙拜佛许愿,尤其是在农村,并承诺愿望实现去还愿。我妈是个传统而虔诚的人,每逢过年,年初就会抛下所有的事情,前往距离我家六七十公里开外的一座寺庙烧香许愿,或者是还愿。每次天没亮就整理好东西出发,希望能够赶上头香(当天的第一炷香),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妈发现很多人在前一天半夜就在山下等着寺庙开门,头香都是那些家住附近的人抢得,我安慰我妈:“心诚则灵”,我妈觉得挺有道理,也就不再执着于那第一炷香了。

    上大学之前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求神拜佛这件事,到了大学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书,开始对求神拜佛这件事有了自己的看法。说实在的,我觉得求神拜佛就像是一场交易,普通人将佛看成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他可以用自己的神力满足我们的一些愿望,但是,前提是你要给他好处,比如贡香、比如捐钱,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期待用物质换取愿望实现。如果真是这样,那佛教和现代社会常常出现的全能神什么的又有什么区别呢?佛教智慧流传百年,难道最终成了微观经济学?

    我认为这里面可探讨的原因有三:第一,佛教思想的艰深导致传播不易;第二,普通百姓知识储备和信仰需求的不匹配;第三,经济社会对佛法净土的污染。

    佛教思想艰深已是共识,记得大一上道理素养与法律基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解金刚经,因为担心我们看不懂金刚经里面艰深的文言文法语,就让我们买了参考书,结果参考书也是文言文,看得晕头转向。再看身边的朋友,有几个人像读儒家经典一样度过佛教经典?并非儒优于释,实是释深于儒。佛教起源于印度,梵文是其本语,翻译成中文为了不影响其本质意义的理解,需要专业术语都使用了音译,因此非有一定的功底,佛教经典就像是一本孩子的练字本,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连成一句话就不理解了。正是因为这种理解上的难度,导致佛教的传播存在很大的障碍。

    对于身处农村的父辈祖辈这一代,接触的知识不多,见识的面也窄,基本就集中在山前数亩田、家内两三人。但是,对于信仰的追求确是比今天的我们坚定,面对自然的庞大,父辈们深知自己的渺小,为了祈求收成稳定身体健康,他们将眼光放在了求神拜佛上也是自然,花钱买平安,简单通俗。他们并不需要深究,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心安。那种长久的通俗的交易思维已经足够的时候,为什么要花时间出来研究佛法呢?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多种几个土豆实在。

    有时候我想,佛教的未来应该在年轻人身上身上,同样不是那些寺庙里的僧众。大一暑假前往五台山一寺庙居住半月,当时寺庙正在建设一座佛塔,虽未完成,但巍峨之态可见一斑,和寺庙师父聊天了解到,这座佛塔耗资数亿,为几个名企高管捐助建造。每日清晨寺庙里停了许多的轿车,询问一义工师姐才知道,这些都是寺庙师父的车,寺庙里的很多师父是不住在寺庙的,每天晚上开车回山下居住,清晨开车来寺庙做早课。我惊讶不已,这是来上班吗?作为出家人为何在山下还有居所?寺庙居山间,环境极好,夜来清凉,闲来无事在寺庙中闲逛,是夜,听到几个师父在聊天。“最近看大家都用起了iPhone5,能不能把我的4s给换了?”“你不是前段时间才换的嘛,坏了?”“哎呀,反正你那边存货多,换个新的有什么大碍”“行,那你需要几个?”“三个吧,另外两个给徒弟”。

    第二种对于佛教的普遍看法是:佛教是一个消极的宗教。我想这应该是通过对很多佛学爱好者的外在表现臆断的。佛教僧众前往隐蔽的山间修行,并非是因为消极避世,而是信仰驱动下的修行所需;佛学爱好者不善言辞,似乎有些懦弱,其实是诸事看开后的坦然与豁达,这并非消极,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佛家讲究随心同时讲究专注,讲究摈弃我执同时讲究潜心问道,讲究博爱同时讲究看破,讲究出世同时讲究入世,讲究精神同时讲究行动,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空”字,一个“圆”字,一个“中”字。所以,佛教并非鼓励消极,而是鼓励积极;并非鼓励放弃,而是鼓励放下;并非鼓励乞求来世,而是鼓励欢迎来世;并非鼓励今生无望,而是鼓励活在当下;并非鼓励一无所有,而是鼓励放空自己以包容万物。佛教智慧在于包容,在于你是什么因,从佛法中就能看到什么果;般若智慧并非集中于山间寺里,而是散播在芸芸众生;佛法不在乎结果,而在乎诸事开始前的起心动念。如果你觉得佛教是消极的,那是因为你起心动念即消极,“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一言以蔽之。

    佛语常到:“佛是过来人,人乃未来佛”。佛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此:佛教从不以人神之隔来显示其深妙,而是以人佛通灵期待人们通过修行达到佛祖的智慧。佛家最重要的智慧可以称之为“慈悲”,所谓慈悲,是对世间万物的体贴,是看破诸相非相后依然坚持普度众生的悲悯。慈悲之心的来源,简单来说就是对身边一切人、一切物的关怀,这远远不是世俗意义误解的佛教的不近人情。

    回到《偷影子的人》这本书,主人翁拥有的偷影子的能力,隐隐约约让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体贴他人生命的能力。一直欺负他的恶霸马格,他的影子诉说自己家庭的冷漠和心底的悲伤;好朋友伊凡,他的影子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小女孩克雷尔的影子告诉他她那不为人知的心事和深藏心底的深情;一直默默支持他的母亲,用影子告诉他,她是如此的爱他以至于有时候不知所措……每一次和影子的交谈,都让主人翁解开心里的一个疙瘩,转变对于身边的人的看法,开始体会他们表面生活背后的艰辛。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并不是非要拥有偷影子的能力才能做到。想想吧,如果我们能够多花点时间陪陪身边的人,和他们聊聊生活中的事,去关心他们的幸运与不幸,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就算我们没有偷影子的能力,不也可以用诚意换真心,走进别人的心里,体会别人的点滴吗?就是这么简单。

    慈悲之心,就是关爱之心。这种关爱不是从经典中研读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出来的。偷影子的人,是一个带着孩子一般纯真的心的人,他看到的世界并非利益纠葛不断、纷扰繁杂不停的世界,而是一个简单、自然、充满着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都很敏感,对于感情的事永远比对于利益的事重要的多。他们关心草叶的生长,关心花瓣的凋谢,关心雨水的清莹,关心岩石的粗糙,关心父亲耳鬓的白发,关心母亲眼角的皱纹,关心朋友眉头的变化,关心爱人冷暖的需求。他们并非遗世独立,而是专注于这个世界不愿为人打扰;他们并非不近人情,而是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在乎的一切。

    回到文章第一句:这是一本关于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它告诉我们,成长关乎于两点,那就是爱和失去。那么,爱和失去是对立的吗?我想不是,因为在你关怀这个世界的时候,爱和失去早已成为苍白的词汇,你心中只有圆满,只有包容。

    这就是我眼中的佛教,这就是我眼中的偷影子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偷影子的人》说说我的佛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yt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