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关注跟房产有关的话题。大多是涉及专业问题,如经济政策、人口统计、物价等,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再学习。其中有一个领域跟房产有关,一点都不难,而且非常有趣,那是:中国式相亲。
无人知道,要求对象有房有车有高薪,这种相亲是不是普遍的行情。严格来说,这是媒体描绘的相亲市场。
不管你信不信,不管报道里的相亲条件又多苛刻,总会每隔一段时间爆出“相亲难”文章。
一个小姑娘或者青年才俊,在茫茫人海的大城市,要找对象结婚,不信媒体能信谁呢?又或者,听信身边朋友同学的“成功”故事。
你瞧,冲着结婚的相亲、谈恋爱的,几乎都会跟房子搭上关系。一般人心里都很清楚,要想彰显身价,先要求婚房价值多少。
我说有些相亲对象是假的,有什么证据呢?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因素,实在不好判断人家是真是假。但涉及房产,这就变得很容易分析了。尤其是一线大城市,二手楼市场长期活跃,只要搜一搜“安居客”“房天下”,对方的身价(房子)值多少钱就有个大概了。
这点本事,不需要长期关注楼市,也不需要高深的知识。一位想在当地结婚成家的年轻人,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玩游戏机的,多少会知道当地一套房子要多少钱。
知道了相亲要求的婚房值多少钱又有什么用,穷鬼青年说,我怎么都达不到。
骚年,你这样想就错了,我是要你通过房产拆穿相亲骗局啊。
举个例子(如跟现实有雷同,纯属巧合~),二三线城市90后单身女,月入6K,无房无车、存款不多,想通过相亲网站寻找结婚对象。她的要求是这样的:
年纪相仿(指30岁)
本地人
年薪10万
在市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介意婚后一起供房
(意思是不用跟公婆同住)
这样的要求,跟平时见到的相亲文章相比不算过分。从要求来看,这姑娘喜欢自己奋斗、靠自己买房的年轻,也挺实在,对不对?
恰恰是“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重大BUG!
假设这位靠自己奋斗买房的青年,是大约2年前买房。那时候他是28岁,毕业后出来社会工作5、6年,也就是到了开始有点存款的时候,一个单身汉能有10万元算很不错的。
我们不知道这位青年在哪个城市,假设两年前房价为2万/平吧。第一次买房能力有限,估计顶多买二房,总价在100万至150万区间。按照贷款100万元计算,这位青年背负月供5+K,每年还款6+万。如果这位青年两年前就达到年薪10万元,那偿还月供压力不算太大。
这样算下来,相亲对象没问题啊,应该挺真实的吧。
问题出在首付额。按照这样的月供,这位青年买房时得出40万首付。你说,一个二三线城市普通行业从业人员,工作5年能否有这么多存款。
如果把首付额降为10万元,一样有毛病。两年前这个价位的房子会有多旧、面积会有多小。现在有哪个姑娘会接受总价30万元房子来当婚房。
所以,这位看上去接地气的相亲要求,是不存在的。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姑娘深知“霸道总裁”不会轻易爱上我,想找个老实本地小伙子过日子。但现实很残酷,用工资和房价比一比,为啥要求人家年纪轻轻就有套房?!
那位90后单身小姑娘,想结婚就得修改自己的相亲要求。把“靠自己奋斗”这要求抹去,改为接受对方靠父母买房的,那可能得接受跟公婆同住、房产证不加名的要求。
这个假设不算夸张。如果我把案例里面那个“二三线小姑娘”改为在一线城市,房产这一要求衍生出的BUG更为夸张。想找30岁上下、无不良嗜好、年入20万元、拥有市值过千万房屋的普通男子,怎么就那么难?你算一算,年入20万元最多能承受1.67万月供,对应的是仅仅440万房子而已。
带有BUG的相亲要求,能成功结婚的概率几乎为零。这样的相亲,能容易成功么?
算一算,上海市中心大平层市值数千万,这个相亲要求有多么不现实。有些鼓励女性独立的鸡汤文里,会有好多成功的案例。比如相貌平平、家境一般的小姑娘,轻轻松松就收获有房有车的多金海龟男。那些故事,只要涉及金钱、房产的,你用收入推算月供、进一步算房屋总价,或者倒过来推算,就能轻易发现矛盾所在。
所谓高富帅,用算术就可以大致辨别真伪。
这个假“高富帅”骗倒不少冲着结婚的小姑娘。这报道出来后,有高收入人士吐槽,年薪百万的一般忙得没有时间精力去结识异性。用“房产”来推算真实收入,或者用“收入”来推算真实房产,道理是一样的。
“多金男无条件爱上我”,普通人无需动脑都知道是极为罕见,发生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何况,30岁以上有车有房又长得帅的男子,一般是已婚的,不会出长期存活在相亲市场(要么出来玩的要么是假的)。
普通人想要相亲成功,多数会选择媒体不屑报道的普通人家。
很想要高富帅、白富美怎么办?电视机里遍地都是,免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