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李笑来老师的新书《韭菜的自我修养》,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不太厚的一本小册子,但内容却非常实用。
第一章首先就给了“韭菜”一个还算准确的定义,后面讲了韭菜们都是怎样炼成的;韭菜们的主要特征;如何摆脱一个韭菜的思维等。文字写得通俗易懂,但却句句直指“韭菜”的内心。
“韭菜”究竟是谁
所谓“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早在2017年的币圈,听到这个词的频率还不高,因为17年是牛市年,大多数人还是赚到钱了,哪怕只是账面上的数字。随着2018年熊市到来,被称为“韭菜”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大部分账面上的资产在不断缩水,有些甚至被无良项目方左一刀右一刀的收割得体无完肤,俗称被割“韭菜”。
其实我自己不太认可“韭菜”这个词,因为作为投资是必须要对自己的金钱负责。就像买腾讯股票,去年蹭蹭蹭的往上涨,今年大多数时候都在跌跌不休,难道这是马老板在割“韭菜”吗?
“时机错了”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韭菜”的宿命从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开始。
在币圈好像总有这么个时候,就是我一买,它就开始跌,我一卖,它就开始涨。感觉就像是庄家总在盯着我口袋里的那三瓜两枣,简直气死人。
其实这是择时不对,包括何时投,何时退,这点非常重要。用谈恋爱打个比方,你选了对的投资标的,却没有选择好投资时间的话,就像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一样,是很悲哀的。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者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学习,总结过去犯的错误,来指导未来的决策。不能老是重复自己的交易/投资方式,要让自己从交易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建立良好的交易心态。
如果进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竟然不觉得过去的你很傻x,那表明你已经彻底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傻x......
桥水基金的达里奥是这么说的:
痛苦+反思=进步
就像我自己以前的交易,跟风买,听各种消息买,听大神的判断买,然后时不时盯着k线,在脑子里意淫着会涨到多少多少,在等待中消磨着自己的生命。
不学习,不刻意练习,就不会知道如何在投资周期中进退,不会践行熊市定投,牛市定抛原则,也不会设置看似简单的止损止盈线,更不会了解控制仓位的重要性,就像潜水员,在潜水的时候要背一个氧气瓶一样重要。
这本书的最后,李笑来老师说到:我如果不是花了时间精力认真写这本小册子,我也不会想到跟清楚跟准确的定义。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丢掉“韭菜”思维就是自我修养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