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不缺乏梦想,我们缺乏的是实践。”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梦想,比如成为一名作家,一个健康人士,一位拥有财富自由的人,一名成功的母亲……但事实上,我们却与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相差甚远。想想哪位作家不是持续写作就一夜成名?哪位健康人士不是因为生活作息规律,持续锻炼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习惯的养成实质上是成为自己的过程。
首先,良好的习惯帮助我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创造复利,这样的人往往可以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原因有三:
第一、你听过“七年为一生”的道理吗?如果一件事情我们能够坚持做七年,那么自然可以淘汰一大批人。
第二、一个人在持续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会从中发现很多细节,逐渐变得精进且富有创造力。
第三、反反复复地去做一件事情,会让我们的脑回路形成条件反射,它能帮助我们在关键时期使用较少的精力和痛苦将事情办成。
其次,良好习惯核心公式=习惯叠加+创造环境+先标准再优化+奖惩机制
第一、习惯叠加。先列出自己一日必做事情的清单,然后将想要形成的新习惯叠加在旧习惯之后,会让新习惯更加显而易见。比如我想要养成健身这个新习惯,而我早上起来会习惯性地喝一杯温开水,那么我会将健身叠加在喝温开水这个旧习惯之后。它会使得喝水就像一个标记,提醒我要锻炼身体。
第二、创造环境。这个要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想培养读书的习惯,那么房间的布置则会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拿到书;反之,如果我想戒掉刷短视频,线上购物的习惯,我则需要从手机里将这些软件卸掉。我想要早起,则可以将闹钟放在距离床较远的地方或是将音乐设定为自动开启。
第三、先标准再优化。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掌控习惯》里面提到的比较优秀的观点。书中提到我们在培养新习惯的时候,先不要超过2分钟,关键是我们每天能够保持这个习惯,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坚持几小时,这样会让我们非常痛苦。
第四、奖惩机制。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往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才能看到效果,这个原因是导致习惯不能养成的关键性因素。那么,我们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些短期激励,这会让我们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有趣。
(1)奖励机制:例如我想养成每天晨跑的习惯,那么我可以在每一次晨跑后,奖励自己10元钱存在微信钱包里面,用来购买自己想要买的化妆品/衣服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存够钱的时候,即便我们不想买了,但看看钱包里面的钱,我们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但在使用奖励机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说你想要成为健康人士,在锻炼后却奖励给自己一顿高油脂大餐,如果奖励机制和我们想成为的人相冲突的时候,就会适得其反。
(2)惩戒机制:例如“晨跑”的习惯今天没有达成,那么我们将惩罚自己2天只吃素食,或是一周不能吃零食等等。其实,所谓的惩戒就是让自己干最不愿意干的事情,这样会让我们有想要维持习惯的愿望。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不枉此生!
另外,谨记当习惯崩溃时,千万不要让它连续错过第二次,那样会使习惯难以维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