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独立思考了吗?
虽说网络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新闻,今年似乎分外多些。就拿最近两个月来说,网络社区可谓是热闹非凡,各类爆料不断,且剧情一波三折,反转不断,一众吃瓜群众不明所以。不得不感慨,在后真相时代,真相似乎更加遥不可及。“后真相”原指西方民主政治现象,被美学者Ralpha Kefes拓展到日常生活中,赫克托·麦克唐纳出版《后真相时代》一书后,引起热议,“后真相”一词也被广范运用到各学科。在后真相时代,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由于社交媒体从下至上的草根化意见表达机制而被弱化,人们不断地经历着人知撕裂。
Martin Innes把事实分为硬事实和软事实两种。“硬事实”指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的知识,而“软事实”主要指具有可塑性、易变性、争议性的知识,且经常被人反复地操纵和修改。软事实又可分为无意中误导他人的错误信息和蓄意欺骗他人的虚假信息,包括谣言、阴谋论以及假新闻等。那么虚假信息是如何被建构和传播的?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李普曼说:人们总是按照既有的成见解释世界并采取行动。而很多政客、商人、既得利益者正是利用我们的固有价值体系隐藏或歪曲事件“真相”,引导事情向着他们认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沟通者根据自己的意图传播信息,受众则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接收信息,信息生产的速度优于信息的准确性,人们在信息的狂轰乱炸中,逐渐失去了信息甄别的兴趣和能力,情绪煽动遂取代事实分析。
在虚假信息的构建中,常用的方法有:混淆事物的因果逻辑、信息杂糅、摧毁信任体系。通过改变事件的背景描述,巧用数字事实,把毫无因果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创设一种逻辑陷阱。比如,数据显示冰激凌销售量增加的同时,溺水人数也在增加,是因为吃了冰激凌而导致溺水吗?显然不是,二者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事实上,天气炎热才是两组数据攀升的共同原因。信息杂糅包括两种方式:(1)将当前的危机事件与更广泛的问题或以前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将其包装成一个新的叙事;(2)使当前的事件复杂化,让公众难以辨别出问题的原因和后果。这是很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扩大事件范围,混淆公众视听,转移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以此掩盖背后的真相。近几年在欧洲,许多政治家把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加归咎于伊斯兰难民的大量涌入,而事实远非如此。通过传播怀疑,摧毁原有的信任体系是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播种怀疑"作为一种虚假信息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用户相信一个特定的解释或一组事实。相反,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进入一种状态,即他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也不知道该相信谁。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很难消除,再加上受众的“认知负荷”,虚假信息被传播、接受的空间和可能性大大增加。
各组织和成员利用人的心理弱点,通过改变主观认知来影响目标群体的行为。生产者通过价值观输出来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喜好,从而操作某件商品的吸引力,诱导消费。政客也会为了自身的政策目标去引导个人去讨厌某个群体,比如欧美社会中日益严重的“伊斯兰恐惧症”。虽然一些恐怖袭击确与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有关,但是新闻媒体和政客利用恐袭事件的故事描述和数字报告,将整个伊斯兰群体污名化,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加剧了人们对伊斯兰群体的厌恶、恐惧和排斥。
社交媒体传播速度与事实挖掘之间的时间差是滋生谣言的温床,互联网加速了错误信息和仇恨的传播。网络空间信息输出的零成本和匿名性使其成为创建虚假信息和恶意造谣的最佳载体,既得利益者利用高强度和过激的言辞来支持虚假信息,淹没网络社区中其它不同叙事和观点,群体观点遂走向极化。如若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很容易迷失在被引导的群体思维中。
行为决策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发现,匿名性会使行为更加缺乏理性;蒙面会增加暴力冲动;戴墨镜会让人更多欺骗;穿黑衣会让球员更多犯规;握着热咖啡能让人更加热情;听舒缓的音乐能让人更加宽容。网络的匿名性为虚假信息的构建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成为互联网进一步应用拓展的一大障碍。
被虚假信息和主观真相包围的我们,应如何辨别信息、认清真相呢?首先应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走出信息茧房,积极接受不同的声音。此外,尽可能地对事件做全面的了解,厘清事件的因果逻辑,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尤其要当心使你讨厌某一群体的煽动者和误导者。当我们面对振振有词的推销人员、愤慨激昂的群体讨伐时,请独立思考,保持一丝理智和怀疑,不被情绪主导,不被虚假信息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