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父亲酗酒成瘾,母亲就经常打电话向我抱怨。期间,我接到父亲醉酒后的电话,听他一遍一遍说着自己的苦闷,预先想好的劝说话语就无法说出口了。于是最后浓缩成一句话:“喝酒的同时不能忘记按时吃饭啊。”当时家里每个人都很焦心,急切地想让父亲尽快把酒戒掉。
我大概是唯一能够稍微对父亲酗酒行为保持宽容态度的人,我知道他酗酒行为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与母亲难以相处,同时与弟弟在经营小店的想法也出现了严重分歧。处在退休前的状态,本来身体的情况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父亲面临着中年向老年过度的危机。
他不放心将顶梁柱的角色交到弟弟手中,可是又不得不面对小店传承给弟弟管理的结局。像陀螺一样工作了一辈子的人,一下子要放下占据他每天90%时间的活儿,怎么可能轻易做到。控制型思维又导致了父亲与弟弟的沟通屡屡失败,而身边的母亲时时刻刻维护弟弟的立场,他的苦闷只能通过酒精来麻醉。
父亲那时的状态是既沮丧又无助的,奈何子女们也不明白他的处境,而且每天还得面对母亲啰嗦唠叨的责难以及弟弟我行我素的无视。远在他乡的我也只能听听他酒后的诉苦,所有的安慰和劝说都是苍白无力的,最能帮到他的人其实是在他身边的母亲和弟弟,可惜让他们改变自己去照顾父亲的感受也是像登天一样艰难的事情。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也是这样的,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后父亲脑梗中风的结果,我也早有不详预感,可能这就是注定的命运。父亲通过生病遭罪的方式让自己停下一直不愿意停下的活儿,同时也松开了顶梁柱的掌控权。虽然最终父亲失语了,右手偏瘫而且行动不便,我反而觉得他终于能够好好休息一下了。
从抽屉里翻出父亲的旧相片,看到年轻时的父亲也是帅气清爽的模样,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成家开始,为了养家糊口,他放弃了爱好,变得刻板严肃。老年的生活因为一场疾病又变得单调无趣,觉得既凄凉又悲哀。作为后知后觉的女儿,只愿他从此再无忧思,吃好喝好,安心度过晚年岁月。
我的父亲与天下大多数的父亲一样是个普通人,他也是第一次为人父,从组建家庭那一刻起,用他厚实的肩膀挑起了责任的重担。如同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一样,也不会存在完美的父亲,但回顾这三四十来,我的父亲实实在在地付出了许多努力,尽他所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
到现在的年纪,我对父亲的误解已经完全消除了,内心也接纳了父亲的不完美。毕竟活了二十几年,自己在体验人生的过程中也知道这一生会面临许多身不由己的选择,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我也能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父亲的过去,看见他为养育儿女背后付出的艰辛。
其实摘掉父亲这个角色标签,每个人都是芸芸的普通人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