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青春我的大学工作生活
《精进》:真正的高手,从不“专心致志”

《精进》:真正的高手,从不“专心致志”

作者: 小点同学_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21:19 被阅读0次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是爆炸的,知识是过载的,观点是鼓噪的,热点是速朽的。而反过来,专注在一件事上,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则是最稀少和珍贵的。——采铜

    01 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最近,一部动漫的完结刷屏b站,我一不小心一天肝完26集。

    当大家都吹爆主角觉醒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被一个配角深深打动和吸引了。

    这是个黄发小子,刚出场给人的印象就不好。胆小、怯弱、沙雕、自我否定,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笑话式的人物,一个弱小的人。

    没有天赋,遭人取笑,别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没有用了就被丢弃。

    即使鼓起勇气去面对,拼尽全力,也只会一种剑式,还频频被逼入绝境。

    知道面临被杀死的绝境时他才想起,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时,他爷爷始终没放弃他。

    最后作者很有良心的给了他填上激动人心的一笔。

    既然没有天赋,那就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位于相似的境地。教育背景一般、职业技能缺乏、拼爹无望、为人生前途迷茫焦虑。在资源本就缺乏的条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

    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做到取舍。

    采铜说,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舍弃”。有舍,方才有得。

    只专注于一件事,倾尽全力去培养其不可替代性,才是时代的主流。

    02 越是专精,越是触类旁通

    话虽如此,我的潜意识当中,总觉得有些跨领域的东西是共通的。

    中国古代有一种才华,叫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说白了就是全才,英雄见多识广,不同领域也能揪出共通之处。

    文学上也有个东西,叫做通感”,好比打通六脉,能用视觉表现听觉,用听觉表现嗅觉,用视觉表现触觉,用五官互通有无,功能没有严格的界线。

    这种功力发挥出来,作品就有张力。

    管理学上也有很多跨领域的例子,比如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的“磁场”的概念创建了的群体动力理论,比如马克思和芒格使用物理学分析管理学,在商业上创造了诸多奇迹。

    我在学习时,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

    事物本质常常有相似之处,若用触及本质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往往能让人惊奇一震,继而会心一笑。

    我曾在笔记中写:

    在某一领域做到专精的同时,也需要触类旁通,互通有无。

    你去画画,去摄影,去描写,去还原什么和表现什么,都要通过表达力、表现力。甚至生活中你和别人说话,也有话术可循。

    当你去思考一部电影作品是怎样构成的,效果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对写小说的行文思路,打辩论的语言表达,摄影构图设计等都有帮助。

    在你清楚“表达什么”的时候,它能让你进一步清楚“怎么表达”、“如何表达”更能有穿透力,更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越是专精,越是需要触类旁通。

    当然,在跨领域使用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清楚什么是作为电影所需要的,其他形式不需要的。

    “互通有无”的思想,是要先充分认识问题,清楚问题的定义和界线,再破开束缚使劲解决,而不是一上来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乱得一团糟。

    03世界本无学科之分,高手从不“专心致志

    直到看到《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时,我的想法得到了印证。

    在讲到关于学习方面的知识融合时,书里是这样说的: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他们的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守好自己的那一块责任田即可,所以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远距离知识’间的融合思考。

    ……只有一小部分智者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关切。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戴维·玻姆批判了‘分裂性’这种思维方式,他在《论对话》书中写道:‘人们在思维时总是以剖析的方式来分析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但在现实中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也许事实真是这样,由于多年专业教育塑造的只是壁垒,大多数医学研究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广度,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自然无从谈起,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医学难题长期无法解决或者无甚进展的原因之一。

    在学术机构里,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受制于其专业壁垒,无法看到外面更大的知识疆域。而在实践领域则相反,人们更容易融会贯通看待问题。”

    04杠铃策略,让有限的精力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一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那么点精力,如果没有分配好精力去跨领域学习,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

    那又如何做到将专一领域走到极致呢?接下来引用采铜老师的分析。

    一个人,到底应该完全专注在一个狭窄的领域上,还是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呢?

    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

    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学习;

    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10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就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个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

    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真正的高手,从不“专心致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hp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