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 | 知“止”

思考 | 知“止”

作者: 林青澜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22:40 被阅读0次

【日更第1157天】

是人生的智慧

最近日更的灵感都是柏民提供的,有爱读书的朋友真是好啊,每天还能在群里讨论讨论,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他今天提到:

智慧的起点就是“止”,你不知道止,就不会有智慧;而智慧的终点也是止,你不但要“止”,而且知道什么时候、在多大程度上“止”——这就要考验你的智慧了。

“止”,真是很值得品读的一个字,而要懂得“止”,自知,克制,都不可缺。

比如说话,我就经常有一种“说话说得太多”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有我这种感觉,气氛很好,场合很对,想要表现,或者对方太认真听,不知不觉就巴拉巴拉个没完,聊嗨了刹不住车。

有时候,这样聊天聊到尽兴是非常让人愉快的事情,多巴胺分泌旺盛,灵感也层出不穷,且在对方有来有往的交流下,真的是很享受。

但有时候,又会因为没有刹住车,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而觉得后悔,如果当时能够知“止”,该多好。

现在渐渐摸到一些“止”的门道,觉得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看对象——说话的对象是什么人,交浅不言深。

看场合——不是自己的主场,保持沉默。

看情绪——觉得说出来的话可能让双方都不舒服,就不说。

吃过很多亏后,渐渐摸索到这几种状态下说话要“止”,而不是心无城府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个坦荡的人就毫无克制。要知道有些话,即使是自以为“为对方好”,对方愿不愿意接受这份好还不一定呢,又何必讨人嫌呢?

不过有时候,为了避免与朋友之间产生隔阂,误会,出于珍惜的心境,是一定要坦率地说出自己内心所思所想,以让彼此之间不会因此这件事而疏离——这是我自己认为的,对很珍惜的朋友所要秉持的坦荡原则。当然如果对方不能接受,我可能会认为与对方不同频而减少交流。

今天听《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也提到“止”。

“义者,宜也。”“宜”就是合适,“义”就是“宜”,合适,合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做的恰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既讲的是人的本分,也讲的是人的智慧所达。

吃东西,要适宜;为人处世,要适宜;修身养性,要适宜;人要到达这样的境界,真是令人敬佩!

-END-

相关文章

  • 思考 | 知“止”

    【日更第1157天】 止 是人生的智慧 最近日更的灵感都是柏民提供的,有爱读书的朋友真是好啊,每天还能在群里讨论讨...

  • 知止……

    成长不是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成长也不是你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 而是,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坚持去做;...

  • 知止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 知止

    小时生活在乡村的人总会得到许多教训。不能对着月亮指指点点,做豆腐的时候不许聒噪,新年第一天的水存着不能倒掉,上颌牙...

  • 知止

    数十亿年前,由于宇宙的一次偶然,在古老的海洋中,在这“原生汤”中有了我们,而我们一举登上动物界中的顶端,是因...

  • 知止

    知止 世间万物,适可而止。月盈则亏,潮涌而退。智如张良,功成身退。又喜陶朱,弄舟西湖。愚若韩信,贪贵丧身。复叹文种...

  • 知止

    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 深刻体会你会发现,知止比知足的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不要、够...

  • 知止

    昨日午后,远方寄来新采的茶样,两款荒野白茶。一款荒野小白茶,春季采摘下来,韵足味厚,生鲜爽口,如姑射仙子,入喉似凌...

  • 知止

    立志就是《大学》上讲的“知止”。所谓“知止而后有定”,立志就是知道你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用以终为始的思维开始你的...

  • 知止

    知止来源于论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我个人的理解是知道敬畏、知道边界、知道有些东西可为有些东西不可为。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 | 知“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in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