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鱼说有话告诉我,且不要弟弟妹妹在一旁听,说他们不适合。什么事情这么神秘?
支走了龙凤去里屋,他们两个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不愿意离开,好说歹说才磨磨唧唧去书房。我和鱼留在客厅。这才问起来是什么事?
鱼给我说:班上有个同学,不学习,什么都不在乎,原来是有原因的!他一脸神秘和严肃地看着我。
示意他继续往下讲,他悄悄告诉我:同学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偷窃入狱三年,后来同学就是跟母亲一起过。
同学的母亲加过我的微信,是一位非常无奈的悲观的妈妈。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己还要咬紧牙关去挣钱,养活自己和儿子。
我问鱼,对于这件事他怎么看?他说同学父亲从小这样离开了他,是缺少父爱的。说到这里还小眼神带着道不尽的话意看着我。
是的,通常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走极端,要么极度自律成功,要么愤世嫉俗,认为全世界都欠他一个交代,想不通的时候就会做出极端行为。
如果问大家,成功可以被这样获得,我想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做这样的选择的,过程过于辛苦,趋利避害的我们通常不干。
我问他为什么关注到这个同学?他说最近他有一科挤进了前20,老师也表扬他。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再一次富有深意地看向这个小屁孩,不像从他嘴里能够说出的话啊。
一边听鱼说着,一边也在思考:平时是不是给这个孩子压力太大了?一下子要他从离山底不远的地方到达山顶,他应该也有许多努力后暂时拿不到结果的无奈吧。
前几天,在和对面桌的同事闲聊时说起鱼的一些表现,我笑着无奈地调侃自己的时候,他却说:你家老大是不是压力太大的表现?
听到这句话,暗自问自己:好像是没有太关注这个板块。这个大块头儿子,平时表现得什么也无所谓的样子,是真的无所谓吗?
我想小朋友是从同学身上得到了一些共鸣的东西吧,他们有共同的青春岁月及青春烦恼。自己是不是走得太急,以至于把整个家的氛围也带得很急呢?
昨天在小红薯看到一个薯主写:她42岁、儿子高一、躺平.....
大约就是她儿子焦躁抑郁不再去学校,然后她自己悟出:除了让自己好起来没有任何办法,开始了重修自己之路。
下面好多人留言、讨论,居然全是这样类似的:孩子不愿意学习,选择逃避,为了玩手机和家长斗智斗勇、干仗......
迅速浏览了十几条,然后就关了这个页面。默默地出神了1分钟左右,原来不是我家特例,我家只是站在了特例中......
庆幸自己是遇到难题会去寻找解题答案的实习妈妈,从未放弃过孩子,所以遇到什么事他们会第一想到来和我说,和我商量。
虽然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没有看到惊世骇俗的结果,我相信那是对的:以爱为前提,想办法引导他们独立、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深吸一口气:只要一口真气还在,继续卷自己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