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微信回复:我表达清楚了吗?
看到孙老师的回复,让我想到孙老师的责任意识。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件事情她没有问对方明不明白,而是问:我表达清楚了吗?
试想如果孙老师这样回复,你明白了吗?
对比这两句话,你的感觉如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先来还原事情的场景:
孙老师在群里求助,看看哪位老师有时间帮她做一些和招生相关的工作,可以私聊她。我一看时间,距离孙老师发信息才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
我想参与,但转念一想,在这里有任务都是靠抢的,这么一会了,可能会被人抢了吧。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顾虑太多,这样做事时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论还有没有机会,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呢?只有试了才知道,才有可能,不去试,永远也不可能机会。
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我赶紧给孙老师发信息:“孙老师,您好,我想承担点招生任务,不知道我可以做什么呢?”
“好的,谢谢,邝老师,雪中送炭。”
孙老师随即把2022年春季续费名单,她联系过的已经标注黄色”“2020春季续费名单,“2020年春季保证金转学费名单,联系过已进群的她标注了绿色。”“你通知一个进群,标黄一个”“可以搜索微信号或者手机号,加好友,然后拉进群。”续费的2022级学员,需要邀请到新网师2022春学员(二期)这个群里”。“还联系不了的,我邀请你进2022春季学员群里,你直接在群里搜学号姓名,然后在群里添加好友”。“2020春续费中,有两位2022学员,注意把他们邀请到2022学员二期群里”共22条信息,5个不同的群。
说完之后,她问:“我说清楚没有?”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经历,通常大多数人或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问:你清楚没有,知道怎么做了吗?
来看这两句话,“我说清楚了吗?”“你清楚没有?”两句话主语不同,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但是跟沟通的对方造成的感觉体验差别太大了。问“你清楚没有”,带有指责意味,好像怀疑在这么多条信息面前,你不一定听明白,清楚怎么做。用你,也往往让听者不舒服。
转换一个人称用“我”就不一样了,让听者很舒服,你明白了更好,如果不明白,就是我的没有说清楚的原因,而不是你的没有听清楚,弄明白的原因。
这是有他人意识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有责任意识的体现。多为别人考虑,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样就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把他人的感受舒不舒服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今后在碰到这样的事情,多向内看,少向外求,多看自己,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常反思自我,会让一个人责任意识更加强烈,常返躬内省,会让一个人越来越谦卑,这也能让一个人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魅力越有气质,越有涵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