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7 21:16
今天读到《爱的艺术》第24页,几乎不读和心理学有关的书,读的我相当卡。第7页书中写到“因此对于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结合上下文(亚当和夏娃)倒是能理解一些,文中的孤寂指的是和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无法对抗自然。读第一遍我不能理解的原因有两个,我的第一反应是孤独挺好的啊(我本来就不喜热闹),第二反应是这难道就是“最大需要”?而现在思考,不能理解是因为我本身已经是一个社会人,我已经默认我本身和外界有联系,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处。所以造成自己理解困难。
第20页出现费洛姆很重要的观点:爱情是一种积极而非消极的情绪,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这里的“给”我理解的是“给予”,给予他人后自己获得快乐。若“给”唤起了别人的”得“,那么你的爱情就是幸运的,反之,你的爱不能唤起他人对的回馈,则是失败的。
这是读到24页之前的一些笔记。这本书我现在读起来真心有些迷糊,因为我在看主干部分就理解不顺,关键是这本书涉及到的知识还会延伸出无数多的枝桠,如果我是翻译这本书的人,估计想把老先生从坟里揪出来问问他写的啥。
2017/6/8 22:03
今天读到《爱的艺术》58页,读了这20多页发现这本书只是费洛姆很多思想中的一小部分,书中有一些宗教背景,读到58页神爱部分就停下来,回头看看这20多页。
38页有非常重要的思想,阐述了成熟的爱和幼稚的爱的区别,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从爱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需要持续很多年,文章中也提到八岁以下儿童不会爱,他对与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而我倒是想找找相关理论,现代的社会,八岁的孩子不会爱吗?我的儿子现在还小,但是我觉得他已经对我的爱有回馈了啊。这种回馈,到底是因为他需要妈妈,还是爱妈妈呢?
费洛姆也阐述了父爱和母爱的不同的之处,母爱源自自然,是一种本能,而父爱,代表的则是思想的世界,引导孩子的未来之路。并且文中也提出父亲的爱有原则,就是:你要符合我的要求。这个道理放在现在是否适用?
但是我很同意他的观点,一个人最终长大成人,灵魂健康并且成熟的基础是:能综合与母亲的紧密关系,也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父爱和母爱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2017/6/10 21:35
爱的实践章节
掌握一门艺术的必要条件:
1. 有纪律
2. 集中
3. 耐心
4. 极大的兴趣
5. 间接的学
谈谈自己的理解把,这里的纪律我任务是原则的意思,生活要有秩序,否则就会乱七八糟。
集中:注意力的培养。不要过于分散自己的精力
耐心:这里我理解的是持续的学一件事,要有毅力和恒心。
极大的兴趣:对这门艺术有持续的热情。
间接的学习:我认为这里应该是指造好基础,修好底层逻辑。
讲真,这本书读到这里才觉得有点儿意思。有读一章觉得晦涩,而且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像读一篇论文,长篇的那种,是一个作者思想的一个小的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