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战友的一篇《送别》,看标题以为就是单纯的送别,没想到是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写的伤感,看的也是伤感。
为什么我迟迟走不出这种情绪呢,前天半夜一阵心血来潮带着一家人去电影院看《我不是药神》,看的有点走心,没有感动,更多的是心塞,哭着出来的,心情一直未平复,结果第二天又读到生离死别的文章,郁闷至今。
“千古艰难唯一死,却不知活着也是需要理由的”,对啊,人为什么活着?
我时常在心里问这个问题,奶奶为什么还活着?就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这样想并不是不爱我的奶奶,只是觉得她现在的世界只有那张一米半的床,三米见方的天,和无限的孤独寂寞,看着内心谴责绞痛的厉害。
奶奶小花八十八床上躺着的就是奶奶,王小花,这个名字还是我小时候给她起的。在我们孙子辈里,只有我跟奶奶单独住在过一起,那时父母和弟弟定居在青岛,我和小花一起度过了无比惬意的一整年。
记得有天,我放学在路上捡了一白布条裹头上到家跟她讲,奶奶,等你死了以后我就用这个把头包起来,我肯定是哭的最伤心的那个(真该好好感谢一下“童言无忌”这个锅)。小花笑了笑说,你这布用上了。
因为那天我姥姥没了。
在我少时的记忆里小花同志是个亭亭玉立的老太太,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身材高挑,总之就是个姿色不错的老太太。所以我为什么给她起名叫了小花呢,一天我问她,
“奶,你这老太太挺有才啊,你怎么能想到你就正好能生四个儿子凑个富贵吉祥呢?”
“你是不是还打算凑一组梅兰竹菊来的,没成想老头没了,就只留下了梅和花两个姑姑”。
“这样吧,看你这么有才的份上,你也别姓李了,我赐给你我们老王家的姓,幸亏你长得还算有点姿色,就叫王小花吧”。
老太太笑弯了眼睛笑弯了腰,忙不迭地说着“行行行,老婆子了还小花,好一朵小花,好,好”的就去帮我弄治疗腹痛的偏方了。
看她喜欢我给她起的名字,我也得意的笑了。
小花是个非常开明前卫的老太太,凡事看的很开,心态特别好,不同于她的同辈人,说话规规矩矩,一板一眼,她属于那种默默无闻但是敢于反抗的人,奶奶是她那个年代少有的不听父母安排裹小脚的,所以奶奶那双三九四零的大脚,在当时的三寸金莲圈里看起来是那么扎眼与格格不入,受尽了白眼与羡慕。老太太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加起来十六口人,大家都说只有我性格脾气最像她,慢,就是慢,沉得住气。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什么叫孝子?至少在别人眼中,我们一大家都是孝子,老太太也是别人眼中特别有福气的人,人老了还能有保姆单独照顾,这待遇我们村里也就是她了。
老太太海参虫草的没少吃,除了她自己不知道这些是好东西外,别人都知道,可是真正的价值何在?真正留下来陪她说几句话的没几个,多半就是放下营养珍品,忙不得嘱咐完几句话匆匆就走了。
我最近一次去看她也已经是两周前的事了,每次进门之前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可真正看到曾经爱开玩笑的小花只能躺在床上半眯着眼睛,眼泪就刹不住闸,不是不想她,是真的不忍看到这样的她,这一点我真的特别的鸵鸟,不敢面对。
所以我会经常大逆不道的在心里问,于奶奶自己来说,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有一位远方姥爷,多年前已经去世。当年,老头儿是个城里人,做的一手好菜,又特别亲人,所以小时候农村孩子的我特别喜欢去他家玩,不为别的,就图那口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不管什么好东西他都要说句“这个我儿子喜欢”,那个时候我那个舅舅也已经是待娶青年,舅舅的姐姐,我小姨,对于老头儿的偏爱也淡然受之,一副理所当然。
后来老头儿得病了,五十出头,幸运的是他有一份保单,可是他竟没有拿出钱来治病,而是把这笔赔偿金分文不少的留给了他儿子,舅舅也是理所当然的拿着这笔钱,看着老头一天天的死去,而且一分也没有分给小姨。
……
现在偶尔会见到这个舅舅,他传承了老头儿的一切,包括“这个我儿子喜欢”,也包括好好厨艺,为了发扬光大,他让十五六岁正值花季的女儿去学了厨师,依旧是一切美好都给儿子,儿子有啥问题都是女儿的问题。可是我奇怪的是不管小姨还是他女儿,对这种不公平的对待都坦然接受。
后来我懂了,他们一家人活着就是为了儿子,孙子,重孙子,为了所谓的那个根儿。
于我自己呢?
…………
我们谁都无法独立存在,渣男程勇变身英雄药神,老吕的求生与求死,辣妈思慧堕落脱衣舞娘,黄毛离开父母只身在外,他们这样活着都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上最难治的病是穷病,可我觉得是自由,我总想,一切安好,有一天可以谁都不为,只为自己!
一台车,一个背包,一块手机,说走就走。
可只为自己的前提是,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