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源于生活的。”——(马克*吕布)
人生一世,总是隔着遥远的距离。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尖流逝。而我们所能抓住的,唯有恍惚的记忆和内心深处仅存的片段。
东初用他一帧帧凝固的瞬间,截取了我们现实生活画面的片段,他按下快门的一霎,没有高深的故事情节,却融汇了一个摄影者意味深长的精神旨意和无法言说的空间立场。图片只是摄影师精神世界冰山的一角,而隐逸在冰山以下的部分却永远不为人知,那是摄影师得以承接其远的神秘支撑。
一个真正的摄影人,是基于对生活的纵深体验和观察,更基于其在视觉上的敏锐天赋。他面对纷繁喧闹变化无常的客观场景,如同一个随时待命的“猎鹰”,鹰眼迅捷锁定之处,当机立断,心手相应。使自我存在的灵魂通过镜头与生命融汇贯通,达到隐秘的精神地带。他又像一个全神贯注的“狙击手”,每时每刻定位目标,手,眼,身,心,同时摄向那“决定性地一瞬”。"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另一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布列松) 这种高度的精神状态和敏锐的观察感知力是成就一个未来摄影大师的决定性条件。在东初的作品中,对最平常的生命的感知,再次触动了观者内心深处涨潮的阀门,予以观众享受到平凡中非凡的精神魅力。
透过摄影师的镜头,生命的碎片在还原着现场,时间开始倒叙,世界在历史的节点中找到了丢失的时光........
了解了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创作出来的,取景框背后的那双眼睛。时间可以打开任何你想要的答案。而摄影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里面藏着他内心翻江倒海的波澜壮阔,和沉静如一的茫茫宇宙。在未来的视野里,相信我们对美和意义的直觉中,摄影师为我们精神的遗存保留了一份纯粹的美,就如同人类需要纯粹的物质一样。在荒芜的文化记忆里唤醒时代的神经。犹如中国绘画精神里所追求的“霎时间”的永恒之美,是对自然的体悟,对向内精神的挖掘,是对独立无待的境界遁入虚空,自归永恒的锁定。
在现实面前,东初君的眼睛“像鹰一样敏锐而沉澈”。因为“任何心灵敏感的人都有艺术家的潜质。但敏感之外,必须专心”。他更像一个朝圣的行者。步履匆匆,喜欢在游走中,捕捉城市中,茶座里,畅谈间......以及那些平常街道上的瞬间场景,真实地反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冷暖人生。他又怀着一颗沉静·悲悯的心,似乎能在任何处境中,深深地理解摄影对象,站在对立互换的角度上,感受、体验并记录他们心中的欢欣与激越。
人到中年,觥筹交错间,时光漫浸了生命的岁月。茶肆里一地的烟灰,市井中奔流的坚守,和喧嚣过后的孤寂,才是生命里还原的现实。镜头所指,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投刃皆虚,目无全牛,凝想幽岩,朗咏山川”的生命丰满。是一壶历久弥香的陈年佳酿。拍摄者和被摄者“决定性的瞬间”,那是一种精神的交融。使平凡的生命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开启了生命的密码。从社会意义的单层语境里恢复了人性的超脱,从视觉愉悦的狭窄界面逐渐衍深到思想观念表 达的境界里去。
2015.8.2.军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