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读书有什么好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智慧的古人已经给出了一个特别完美的答案,财务、爱人、职业发展,是不是人生标配呀!
现代社会,对于读书这件事,也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老师提倡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大人们想要在自己的职场站稳脚跟,必须自我提升,而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书的使用法》是日本知名阅读大师——出口治明的著作。作为一名“读书家”,他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保持着每周阅读3-4本书的习惯,本身就说明了读书的魅力,也能让我们发现,爱读书的人,更容易发现读书的乐趣和美好。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我们分享了很多他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看法和心得体会,也分享了很多适合各个领域人阅读的好书。一起来通过以下几点了解一下作者心中不一样的读书之美吧。
一、书是将所有知识整合到一起的工具
如果一个人想学习某一个专业知识,或者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那一定是读书。
因为书是最有效率地获得修养的工具,也是知识整合做得最好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用“纵横思考法”来看待事物。“纵思考”代表的是时间轴,“横思考”代表的是空间轴。我们想要全面地了解一个新知识领域,使用时间轴和空间轴结合的方法是很有用的。而书,在这个广阔性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比如一个人想了解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物,那么就可以根据时间轴,按照李世民的一生发生的事情来了解他,同时,再按照空间轴,把李世民在不同的地方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进行了解,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够对李世民这个人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了。
所以正如作者所说:要想全面而且整体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内容,书是最好的选择。
二、学习新知识,如何读书?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也是需要不断进步的。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成为了很多人的需要。那么,我们想要系统学习新知识,要怎么通过读书来达成呢?
作者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打破我们常规认知的建议,那就是从读“厚书”开始,先读7-8本厚的书,最后再读薄的书。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因为越是厚的书,内容越准确。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作者,无法写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很多的内容,那么书也就厚不起来。有实力的人才能写出厚的书。
那为什么最后读薄的书呢?薄的书大多是进行专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如果没有很多的知识积累,没有领略专业知识全貌,直接看概括性的内容,对于了解专业知识也不能有实质性的帮助。
书里有个比喻,一个刚入职的新人,遇到一个严厉的上司会更有利于他的职业成长,因为只要承受住这位上司的严格要求,以后遇到的问题就能够轻松应对了。
先难后易的读书路径,可以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确实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三、如何阅读古经典籍?
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发现到了古代典籍的价值,幼儿园小朋友就开始读四书五经,小学就要背诵古诗学习古文,成年人也很乐于在古代的文学作品里找到不一样的美好体验。因而,学会如何阅读经典古文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这一点,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前面学习新知识的建议相反,阅读古文典籍,最好是先选择10本“薄书”,再从这些书中选择2-3本自己喜欢或内容有趣的来读,如果读着觉得不错,就继续从这个题材内挖掘更多的好书来看。还有一个建议就是看原著,因为经过别人解读的书,代表的都是别人的理解,而且解读的人的水平,也不一定比原著作者的水平高,所以,自己去品原著是更好的选择。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这更加体现出了读书的魅力,还有作者对读书独特的理解。
除了上述内容,书中还有很多对于读书的一些看法,非常有意思。书的作者言语之间可以看到他的幽默和笃定,他能如此,应该是真的受益于读书,受益于他分享的自己的很多读书方法和心得吧。
“如果你对读书产生了兴趣,那么现在就是拿起书阅读的最好时机。等待你的,一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广阔世界。”
读书,读感觉有趣的书就好。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