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次序是很重要的。次序安排得适当,意思就正确而明显;安排得不适当,意思就会晦涩、含胡,甚至不通。
(一)数量的两种表示法
“半张纸”和“纸的一半”各有适宜的用处。底下这两句都用的不恰当,应该倒过来:
(1)工作者的多数是在反动派统治区的电影圈子里过来的。【没有用“工作者的多数”的必要,改做“多数工作者”爽快得多】
(2)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为了避免“百分之七十的中国”的歧义,应该改做...中国农业人口约有百分之七十是贫雇农”。】
(二)虚字的位置
有些副词和连接词是可以有好几个位置的,我们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上。底下是安排得不适当的例子:
1.副词“不”的位置不。
(1)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XX工作,恐怕会有更多的问题发生。【应该是“不趁现在”】
(2)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否定副词“不”应该放在“把”字之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第一个主语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分别放在各自的主语前面。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1)不但他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尽力在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2)因为她生病,所以下午没来上课。(【这句话应改为“她因为生病,所以没来上课。”】
(3)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所以应该把主语“我”应在“不但”后面。】
(4)于是周承霖由拥有二百亩田骤增至七百亩了。【“由”和“至”的后面应该对称,所以如果不改做“由拥有二百亩田骤增至拥有七百亩田”(这是很笨的),就应该改做“拥有的田由二百亩骤增至七百亩”。】
(5)使区里党政各方面了解到,妇女代表会议对完成当前的中心任务不但没有妨碍,而且对只有发动妇女参加各种工作,工作才能更广泛、更深入这一点得到体会。【“不但”和“而且”也要求有对称的位置,所以应该改做“不但了解到...妨碍,而且体会到只....更深人”(“对"和“这一点得到”都应该删去)。】
3.“才”、“可以”等
(2)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介绍了马列主义,使中国人民革命才有今日的成就。【应该是“才使中国人民革命”】
(3)把一个人的外表,可以描写到十五六页,还没有传达出他的神态来。【应该是“可以把一个人的外表”】
(4)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末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应该是“即使文字很不错”。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了。】
(三)词语次序不当的其他例子
1.需改变一部分词语的次序,无须增加或删削
(1)使试验电话机的工作提高了效率十六倍。【应该改为“工作效率提高了”】
(2)全面发展的原则在今天提出是非常正确合理的。【应该改为“在今天提出全面发展的原则”】
(3)文教部为了把这一训练方式的改变使会员们认识得更深刻,准备....【应该改为“使会员们把.....】
(4)在东南亚,八十年前这块肥沃的土地生产了世界产量百分之九十的橡胶,将近百分之六十的锡。【应该改为“在八十年前,东南亚这块肥沃的土地”。】
(5)各级人民司法机关,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过去对反革命活动虽曾予以打击和镇压,并获得了些成绩,但检讨起来,却有“镇压不足,宽大有余”之憾。【应该改为“过去虽曾为了巩固....】
2.除次序外,词语也需要修改
(1)多米尼加——不足上海人口一半的小国家。【应该改为“人口不到上海的一半”】
(2)煤和钢块的产量,比之一九四O年,今年又将提高五成。【应该改为“今年比一九四O年”】
(3)参考资料的搜集,不在罗列众多,最终目的却在于致用。【应该改为“目的不在于齐备,而在于致用”】
(4)当然今天咱们并不能忽视青年同学们不待毕业就有人半途就业的事实。【应该改为“同学中有人不待毕业....”.照原句讲,不待毕业的是全部“同学”,而半途就业的只是“有人”,这是讲不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