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81367/305f7a3eb995f327.jpg)
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很重要,在读书会之前和大家聊聊呀。
1. 丽娜,你学了那么多东西,应该很会带孩子了吧,比大家都会带吧?
答:不一定,我能肯定的是:我比我自己之前是更会带孩子,的确进步了很多。
我身边有很多同事当了妈妈后,她们可能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育儿,但有很多人,我感觉她们很会带孩子,她们天然的有那种陪伴孩子的能力(应该是一种家族的传承,她们小时候,她们的父母在某方面做的比较好。)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MQ也在群里,那时她还和我一个科室,她的小孩和我的小孩差不多大,当时,我深深的被MQ那种淡定平和的气质所折服,那种平和的心态,其实对孩子非常重要。我当时还在心里给她打80分,给自己打40分都觉得高了,打了20分,随着我慢慢的学习,我发现我依然很缺乏那种平和的气质,还是比较闹腾的一个人。那时,我心里好佩服MQ这个妈妈的。
还有现在我身边的同事,她们有的什么书也没有看过,但我们聊天时,发现,她们做的和育儿书上说的很多天然地一致。
还有我弟弟,弟妹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他们也很会带孩子,有陪伴孩子的能力。
所以,我这种天然不会带孩子的,就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了。
群里的爸爸妈妈,应该有很多人比我带孩子带的好,我只是理论上知道的比较多。但真正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很难,但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1367/4980605256747a16.jpg)
2. 我看了一本书,上了一次课是不是就会育儿了,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很打击大家自恋的说:绝对不可能。
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父母不断的学习新的育儿知识,不断的加强自己的育儿能力。我们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1367/8235f157e496e789.jpg)
3. 看了那么多的育儿书,知道了那么多的育儿方法,是不是都要做到?
不是的,育儿书中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父母是人不是神,是可以有情绪有脾气的。做个真实的父母就好。
举个例子:
当元宝发脾气的时候,我发现我会有三种应对方式:
1.陪着他,共情他,无条件的接纳他。
2.走开。
3.吼他。
目前这三种方式,还都是我挺常用的。
1. 陪着他,共情他,无条件的接纳他。(这种情况是在我心情好,有时间陪伴他,我自己状态好的时候,会这样做。)
2. 走开(这个是,我觉得我要发火,但还有理智,就会走开,如果爸爸在家,就会请爸爸来陪一下元宝。昨天晚上,元宝闹腾,我就直接走开了。)
3. 吼他(这个是,已经很生气,不想忍了,就直接凶元宝一顿。)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偶尔凶一下,也没什么的,只要凶孩子不是一种常态就好。说实话凶别人一顿(自己的心情会很爽的)。
但是:重点来了:
2和3,是要做后续工作的:
2.走开之后,如果老公能很好的共情孩子,那就可以不做后续了,如果,当时没有人来接替你一下,过后你还是要和孩子在说一下的:“当时妈妈很生气,怕控制不住情绪,就选择走开,让自己静一静。”
3.吼完之后,就是等你气消了,心情好了,看着孩子又变得很可爱的时候,要对孩子共情一下,真诚的道个歉:“不好意思,元宝,昨天妈妈又发脾气了,妈妈也在学着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慢慢来的,希望你理解一下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1367/48fa16e0c6093926.jpg)
4. 当我又凶孩子了,打孩子了,很自责怎么办?
说实话我以前经常自责后悔,后来我看到一段话:什么是好妈妈,就是当和孩子发生冲突后,不把原因全归结到孩子身上,懂得反思自己的问题,就是好妈妈。
其实,真的不需要自责,只要自己有反思就好。下次比这次做的更好一点点就好了。
学习育儿就是慢慢地让(3吼孩子)越来越少,(让2走开)也适当减少,让(1共情孩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