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被掳人的哀歌
《圣经和合本——诗篇》
图片来自主内圣经APP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
“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
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记念你,
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
以东人说:“拆毁,拆毁,
直拆到根基!”
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
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城:原文是女子),
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
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
那人便为有福。
诗事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陷,犹大国(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后的北王国)灭亡。犹大国王西底家被剜去双眼,用铁链捆绑,押送至巴比伦城,犹大国国民大多被杀或俘虏。
本诗大概出自是被掳的以色列人被押送途中,也可以看作先知耶利米为以色列民众所写的哀歌。
耶利米进谏
犹大国末期以色列人悖逆耶和华,神派耶利米警告,引领人民回转。但以色列人并不听从先知话语(更是神的话语),最终惹来神的大怒,耶和华使用巴比伦灭亡犹大国。
以色列人认为外邦之地是不圣洁的,所以不愿意在巴比伦唱耶和华的歌。
以东人祖先是以色列人祖先雅各的双胞胎哥哥以扫,两人父亲以撒预言以扫“必侍奉你的兄弟,到你强盛的时候,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
诗说
诗歌直抒以色列人的悔恨与痛苦。全文语言直白有力,画面细腻,感染力强。
诗歌结构层层递进。第一节写出亡国后以色列人的哀痛与遭受的苦待,第二节表明对耶和华的忠贞,第三节直抒对敌人的痛恨。
诗人
《圣经》七十士译本直指本诗作者是先知耶利米。 流泪先知耶利米是一位先知、祭司,属于希勒家家族。他的家乡是亚拿突(耶利米书1:1),因此可能是所罗门王时代的一个祭司亚比亚他的后裔(列王纪上2:26)。他是《圣经》中犹大国灭国前,最黑暗时的一位先知,《旧约圣经》中《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列王纪上》及《列王纪下》的作者。他被称作“流泪的先知”,因为他明知犹大国远离上帝后,所注定的悲哀命运但不能改变他们顽梗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