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事”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你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接着就是找个人结婚、生子······
“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事”,在《非正式会谈》上,陈铭把它归结为“社会时钟”下的潜规则。
他说:“社会时钟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外部期待,是整个社会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生命节奏。它会迫使处于相同文化场景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来遵从某种节奏跟着别人期待的方向往前走。”
当我们默认了这种潜规则,就认为理应如此,如果自己不在那个点上或是不合潜规则,就会莫名的焦虑。
如果我们不想随波逐流,想做个自由的人,不按照规定的节奏来走,结果会怎么样呢?
结果就是我们要想挑战社会时钟的存在,就要承担社会时钟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如果我们能扛得住,当然就可以享受自由的人生;如果扛不住,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个时钟所影响,焦虑不已。
95后畅销书作家闫晓雨在她的《体验派人生》一书说:“勇敢一点,我们来这世上不过是玩一场游戏。”
闫晓雨为了弄清楚,人活着,来这世上走一遭是为了什么,她发起了“和100个陌生人吃饭”的活动。
《体验派人生》就是闫晓雨选择了其中22位“95”后的成长故事,聚焦于“青年人生活现状”的纪实类作品。
她告诉我们当代青年人最应该做的是用热爱打败内卷,摆脱精神内耗,让每一朵后浪都有勇气朝自己向往的方向冲去。她希望读者们都能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闫晓雨完成这次采访活动后,恍惚大悟,原来人生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演绎完美的。
01人生就是来体验的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的作者蔡垒磊也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
他认为,人生不是一个跑道,也没有起跑线,可以说是一个自由度最高的游戏。每个人都是为了体验而存在,是自由意志下的自由体验。
人生就是来体验的,正如张赖汉一样,他辞掉年薪20万的稳定工作,毅然决然地做起了独立摄影师。
刚开始父母是不理解也不支持他的,觉得有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要放弃,去瞎折腾呢?再者,父母也担心他过得不好,担心他选择的路太辛苦。
张赖汉想,既然人生就是来体验的,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喜欢又热爱的事呢?于是,张赖汉为了让父母理解和支持他,他和父母进行了认真沟通,并且分析了不同职业发展的利弊,最后用行动让父母明白,他是真的想认真做一份自己的事业。最终,父母终于选择支持他的决定。
02人生就是选择
人人都想成为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并不容易,就像95后插画师董二兰说的那样,人一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虽然人人都想把热爱的事情变成事业,至于要不要这样做,董二兰是这么认为的——想把喜欢的事情做成事业,首先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更别说做成事业了。还有就是想清楚喜欢的事情能不能做成事业,不能说我喜欢睡觉,我要把睡觉做成事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在董二兰选择做插画师时,也纠结迷茫过,但她不会过分焦虑。她认为年轻人就是要尝试呀,喜欢就坚持,不合适就掉头。
还有很多人对自由职业的生活也是非常担心的,害怕承担风险,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回避的问题,也是大家痛苦的原因。
数字游民女博士梁瑨认为,当我们一旦选择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时,就不要再去听外面太多的声音。因为人生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就算碰壁了,那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发现自由职业没那么适合你,到时回来再找一份工作上班就好了。
她说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些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成长的人,而是在未知中不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变故都能镇定保持自己不倾斜的人。
03自由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插画师董二兰,她的成功一半是靠自己的天分摸索,另一半是源于她父母的放养式教育——父母对她的学业和生活都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你开心就好”。
父母虽然只是普通的打工人,但从小到大,他们从来没有亏待过她和妹妹,对于她做的选择基本不会干涉,从来都是以孩子开心为主。
对于画画这事,她的父母一直引以为傲,甚至还常常把她的画拿去朋友圈炫耀。甚至对于董二兰提出的以后不结婚会怎么办时,父母还是以她开心就好为主,认为只要她开心,不结也是可以的,因为她的人生应该由她自己决定。
女博士梁瑨的父母也是非常开明的,她家家风比较自由,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对梁瑨的学业却没有苛刻要求,而是让她自己去摸索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因此,梁瑨也不喜欢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总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她认为女生不应该被条条框框约束,而是要去寻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如果能给予自由,理解与支持,孩子自然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做自己的主人。
写在最后:
一辈子真的是很短很短,所以我们要坚持初心,对任何热爱的事情都要全力以赴。
想要体验人生,又没有勇气的,就让《体验派人生》来赋予你力量,助你前行吧!#丁玥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