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月三十號的時候,便買好了兩張昨晚成都站的票,準備和好朋友一起來看。我和朋友大概在晚上八點的時候進了小酒館,放眼望去,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一排排佔據了幾乎所有的座位,我倆眼疾手快蹭了為數不多被“剩”下來的邊緣座位,她不是五條人的歌迷,本著熱愛音樂聽個“響”的原則,誓言誓死都要坐著聽,如果可以,她想躺着听,當然最後事實證明,她幾乎做到了,言出必行,真當代好青年典範。
我就不同了,我說我喜歡五條人,我得前排看仁科去,於是乎,在約莫八點二十的時候,我跑前排去了,我想第三排的位置應當算“准”前排了吧,然後,沒多久,四條人就出來了,並未多言,直接開唱《爛尾樓》,新專輯裏這首歌,我喜歡的。茂濤老師,一看這範兒就是實力壓場,給人一種特靠譜又安心的感覺,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茂濤老師已“人近中年”,亦或只是個性使然,畢竟是跟各種文人雅士,三教九流,阿貓阿狗都能嘮兩句的男人。仁科,精瘦,害羞,塑料普通話口音超重,這是初初的第一印象,在喝多了之前,和歌迷的互動中總透露著一種“我已經努力和你們說點啥了但是我也緊張啊”的氣息。演出進行地很順利且愉快,如果幾次調音和台下豪爽的妹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干了,干了”然後兩位老師也真的干了好多也算愉快的一部分的話。演出的高潮大概在最後兩次返場的時候,隨著最後一首歌曲《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的響起,我和周圍的歌迷們都陷入了忘情狂歡的狀態,有一個可愛的男孩子激動著跳上臺蹦起來了,茂濤老師還拉著他一起合唱,然後仁科順手扔了一隻話筒下來,於是乎,臺下也成了小小的主場,臺上的你們和台下的我們在美好的音樂中,早已忘却了時間和身份,以及生活中種種的煩憂和困苦,像一個個“沒心沒肺”的孩子一樣,在手拉手、肩並肩玩著屬於我們自己的遊戲,一張張笑臉和盡情舞動的身軀以及不在乎音量和形象的歌唱中為這個夜晚塗上了最浪漫的色彩。
講完了昨晚小酒館的故事,我想再講講我和五條人的音樂的故事。
最開始聽五條人大概在兩年前,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所以嘛,我算不得什麼忠實歌迷,真抱歉。第一印象就是,這就是我記憶裏廣東的感覺啊,我在13年的時候在廣州呆過,而上文裏那位朋友就是和我在廣州共渡過一小段生命時光的人,雖然那個時候我在增城,她在花都,我每次去看她總要坐車穿越近乎整個廣州城。很可惜,我們當時都沒有在仁科和茂濤活動的區域裏有過什麼深刻的記憶,更別論海豐,那是我的地理盲區了。所以,我想,音樂或多或少,尤其是好的音樂,在真誠以外,都會有非常強烈的地緣屬性。
五條人的音樂裏面有很多用家鄉方言海豐話演唱的歌曲,海豐話屬於闽南语系,難度係數大概和從前在廣東聽同事們講客家話一樣令人迷茫吧,如果是白話,我還能聽懂一點點。看著臺上的茂濤老師用方言和“奇怪”的發音方式半閉著眼睛演唱的時候,總讓我想到侯孝賢電影里的演員李天祿,老人家每次在侯導的電影里出現都是一口閩南語,尤其是《戲夢人生》裏大段的講述,沒有字幕,所以我從來都沒聽懂過老人家究竟在說什麽,但是這又有什麼所謂呢,好的電影和好的音樂如果全靠只要能識文斷字且耳朵不聋便可明白其全部的意思,那這種作品還有什麼意義呢?簡直垃圾。好的音樂正如好的電影一般,應該是以真誠的情感來作為內驅力,以及已知的信息所引發出來的自身但又不侷限於你自身以外的更有意味和想象空間的東西。
五條人的音樂於我想來,是極盡浪漫的絮語,如果非要爛俗地為這音樂帶上一個標籤的話,那就是“浪漫”,但是,這不是為你們的音樂下的定義,只是對你們的音樂帶出來的氛圍和感受附上的一家之言而已,因為你們的音樂類型是無法狹隘地去定義的,畢竟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本身就自成個性,獨有定義。你們的浪漫是帶著土地味道和生活氣息的浪漫,如此親切,哪怕它的呈現是懶散的瑣碎的片段的,可是我依然感受得到這背後的深情和詩意,這太酷了!從《縣城記》到《一些風景》到《廣東姑娘》再到《夢幻麗莎髮廊》最後到這張《故事會》,你們永遠都在無形中堅持著“立足世界,放眼海豐”的出發點,總之,用我不多的在電影上的觀影經驗來做個比喻,就是你們的音樂既有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對邊緣人物、個人生活境遇的關注也有著法國新浪潮電影中浪漫和自由的精神。
每每聽你們的音樂,總是會有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生活畫面湧進我的腦海裏,我能感受到迎面吹來的海風,夜間大排檔的油煙味,摩托車穿過破爛街道的聲音,一群群嘰嘰喳喳的當地人正用方言講述著快樂的憤怒的亦或是憂愁的家長里短和生活經驗。這種畫面感可能來自於你們的編曲,人聲,歌詞和你們個人氣質天衣無縫的自由又恰當的組合,這種奇妙的感受能觸發人更多的感覺器官和想象力,彷彿身體能生出觸角,意識能夠于时空中來回往復,去輕易拾取一些遙遠的當下的甚至是未來的,屬於人類的記憶,但這種感受又不完全是虛無縹緲的, 它不是一拳打在空氣里的感覺,而是一拳打在一個實實在在的物体上,那種真實感。我想,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言:“藝術家不過是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而已”“藝術的功能在於表達人精神潛力的絕對自由的思想”以及前提“藝術家如果認識不到生活的意義,恐怕就難以用自己的藝術語言清晰地表達”。你們就是這樣的人啊,其實,沒有誰比誰更懂生活,人的認知也永遠都是有侷限的,但是,你們願意去表達一些最真誠的東西,基於你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認知,這本身就是一種浪漫和高貴,所有人都應該記住,你有多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多誠實地表達自己,無論它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你就能有多打動人,而五條人的音樂,就他媽有這麽動人。
最後,我覺得音樂也好,電影也好,文學也好,都無法真的代表、反映它背後的那個人,哪怕作品已經足夠真誠,因為人是複雜的立體的在運動著的存在,正如人性是極其複雜的一樣。所以,我終究無法明了音樂作品背後的你們到底是怎樣的人,但是這重要嗎?
謝謝五條人,讓昨晚成都小酒館的演出變成無數個浪漫夜晚中的一個,無論時間有無盡頭,浪漫的夜晚,那每一瞬間都是永恆的。
PS:抱歉一,我總改不了我寫文章又臭又長的毛病;抱歉二,沒有寫到另外兩條人,但是依然非常感謝二位老師的敬業和可愛;抱歉三,我對五條人的瞭解有限,難免描述和感知有誤,望見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