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作者: 沅翰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8:44 被阅读62次

    关于什么是“中国式好人”的定义有许多,列举两种:

    有人从外在行为上定义,例如,对外人好,在外表现得很有责任心,喜欢充当和事佬,总是勇当道德先锋,等等。

    有人从内在性格上定义,例如,通常很谨小慎微,常常敢怒不敢言,惯常没有原则的提倡善良,总是希望谁也不得罪,等等。

    这些定义都没错,但这里想讨论的是,“中国式好人”的背后真实的代表了什么

    在心理学界,很多名师大家,认为“中国式好人”的好,更多的是在讨好。他们之所以讨好,甚至拼命讨好周围的人,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有很深的自卑感和恐惧感。

    自卑是总觉得自己没那么好,恐惧则是怕别人对自己不需要。

    “中国式好人”总是习惯在生活里几乎无尽的付出,看似不求任何回报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颗极度渴求被认可、被尊重、被需要的心。更有甚者,希望活成被人心目中的“神”才好。

    他们太害怕被否定、被轻视、被抛弃,如果被遗忘,对他们来说,那将是难以忍受的酷刑。

    有专门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认为,这与中国历来的价值观有莫大关系。中国人常常被教导——我不重要,自我个人的价值被极大的贬损了。例如,生命中的那些年,我们总能听到家长说,自己不如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再例如,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耳濡目染要对别人好,对家人好,对社会好。

    但其实,我们内在的自我越是被压抑、被忽略,反过来,它被需要的渴望就会越强烈。久而久之,被挤压变形,便不难理解了。他们付出了,就需要回报,如果没有,时间一长,怨气横生,四处喷发,择道德制高点,乱发泄者居多。

    萌萌是一个北漂的姑娘,从大学毕业一直就是靠着自己。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偌大的北京打拼。没有北漂之前,从小受亲戚们关爱的萌萌,其实为各家亲戚付出的并不算少,她热情好客,筹办各家聚会,医院探病轮值,……

    她像《芳华》里的刘峰,只不过她是女版的。

    但北漂之后,当她慢慢的被北京的工作、生活所包围,当她不再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亲戚们的活动,过问亲戚们的事情。亲戚们不但不理解,反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毅然决然的把她隔离成了异类。

    背地里议论她是否在北京是住在地下室生活,见了面却希望她能给他们带来快速致富的道路。背地里说她在北京肯定挣大钱了,却还是对亲戚们这么抠,每次给的礼金也不见多,迟迟不结婚,搞不好也是为了少出礼钱……

    (注:“中国式好人”心态发作,得不到回报,只要有感觉被遗忘,就心生怨念。)

    值得一提,在亲戚之中,和萌萌同一辈分的,有两个妹妹很特别。与萌萌在亲戚中的遭遇放在一起,大家更能体会到“中国式好人”圈的行为处事风。

    其中一个从小学习比较出众,后来出国留学了。一开始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亲戚们帮忙筹钱,募捐。出国时,有人鞍前马后相送,每次回国,还都有鲜花夹道接风。趾高气昂,好不惬意。

    (注:“中国式好人”心态作祟,亲戚表现出积极助人,不求回报。)

    另一个,总是打着亲情是“血浓于水,至亲至信”的旗号,游走在亲戚之间,她开的车,是亲戚们众筹的,她做生意赔钱了,几十万的债务,是亲戚们众筹的。

    (注:“中国式好人”心态再次出动,所以亲戚们无原则的提供任何帮助。)

    最后,竟打电话到萌萌这里质问:“大家都给了,怎么你的钱还没打过来?我知道了,你从来都没有把我当成你的亲妹妹!你缺德,你懂吗?!”

    三个都是女孩子,在一群“中国式好人”的亲戚圈中,待遇差别一目了然。结局,关键字还被定格在了“道德”上。芥川龙之介曾在《侏儒的话》中提到,强者可能是蹂躏道德。弱者可能是在蒙受道德的爱抚。遭受道德迫害的常常是强弱之间的人。

    内在自我发展受到阻碍的“中国式好人”,不懂得反思,不想着自我成长,只懂得“付出”,只知道“道德绑架式发泄”。这样的人如果你无法改变他/她,那还是远离为好。毕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本文全部文字均属于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v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