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考奋斗史
我上了一本,我还是选择复读

我上了一本,我还是选择复读

作者: monkeyfun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8:38 被阅读0次

我第一年上一本线十几分,第二年全省260多名,上了武汉大学。说说自己复读的感受,仅供参考。

复读,面临的是自我挑战,自我磨练。改掉以前所有的惰性,焦躁,重建自我。

1

第一次高考

2010年6月,白日渐长,气温微热,蝉未鸣,荷初绽,我的第一次高考就这样来了。

我当时莫名自信,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那几日一切照旧,正常作息。考完别人都说题很难,我也不在意,没对答案,静等成绩。

出分那天,我打电话给初中同学,让他替我查,因为他帮我查过中考,我中考成绩全市17名,考上了当时所在的重点高中。我希望他能像三年前那样,给我带来好运。

但往事并未重演。

后来划了分数线,当年贵州省文科一本线创历史新低,我才回过神原来题目真的很难。我高出一本线12分,处于尴尬的境地,要读一本,只能选择省内的贵州大学。想要出省,只能选择二本。家人各持己见,妈妈觉得反正都上了一本,就去读,早一年毕业是早一年的事。爸爸认为我该复读,要读就要读名校,他的儿子不该如此。而我,都没太听进去,私下和朋友打电话,问问他们的打算,要不要一起去读个省外的二本。

很奇怪,隔天早上醒来,我大脑像被雷击中一样,高中三年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我睁着眼,望着天花板,瞬间,一切都想明白了。明白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明白自己如此可笑,可笑到会动心思去读省外的二本,当初的那个我去哪儿了,当初的梦想是不是都死了。

不是二本不好,而是我是否问心无愧,我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了吗?高中三年怎么过的,难道心里没数吗?逃自习去凤凰山吃小豆腐,高三圣诞节和同学出去打麻将,周末和朋友去网吧,考语文带小本子去抄,帮别人作弊地理,别人帮我作弊历史。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散漫,自负的以为靠着那点天赋,就能考上名校,然而事实证明,我并没有天赋。

于是我决定复读,和爸爸达成一致,只要求不在以前的学校,我想换个环境。由于地方小,消息在邻里传开,有人说风凉话,太多人复读考得比第一年还差,也有人说考上一本都不走难道真要考清华北大。而我内心回以四个字:关你屁事。

因为我自己知道,决定复读,无关分数,无关名校,只为不悔。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不可以,而是本来可以。

2

2010年9月,我去到另一所重点高中,开始了高四的生活。

第一天早读,想改掉以前总踩点进教室的毛病,提前十分钟到,一进教室,我惊呆了,原来大家都已经到了,黑压压一片,全在读书。我真切感受到,这就是复读。

爸爸为了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没住宿舍,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有阿姨专门做饭洗衣服,自己一个卧室,每个月交房租和生活费。晚上通过卧室的窗户可以看到住对面栋的学生,凌晨十二点以前,基本没有人的灯熄灭。

这一年,我就是要逼自己一把,磨掉我身上以前的随性、散漫、懒惰,看看能变成什么样。我不想自己后悔,我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我要唤醒那些死去的梦想。

早上起床,把前一晚背过的英语单词再背一遍,课间如果不上厕所,我会做英语改错,每天中午睡觉前做一篇完形填空,日积月累,整整一本,全部做完。晚上睡觉前,规定背几页单词,背完再睡。

买了专门的数学草稿本,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做数学,不断练习,反复推敲。后期一天一张数学卷子,周末打印答题卡,给自己模拟考。最后发现,两块钱一本的草稿纸,已累成一摞,里面留下数不清的数字推算。

晚自习之后回到自己的卧室,开始背文综,历史书翻来覆去背了六遍,书已被我画得密密麻麻,背到后面想吐,想把书撕烂扔出窗外,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很熟悉了,没必要再背,但又知道人都会遗忘,我必须逼自己不断反复的看。

地理是我强项,但世界地图我也会反复看,当时熟悉到只要给我经纬度,大脑里就自然定位出在地球的哪个位置,是什么气候地形,形成原因,主要生产什么作物,有没有洋流,而且徒手也能大概画出世界地图的简单模样。

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也会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我挺过来了。朋友从人民大学给我带了本子过来,这是我当时的目标学校,我每天都会在上面写一句话鼓励自己。现在回过头看,这种近乎单纯的执着,以后真的不会再有。

最后,我变了,变得像一头踏实的老黄牛,不再想投机取巧,考试从不想作弊,每次进考场前内心笃定,这种笃定,不是我一定能考多少分,而是我不管考多少分,都问心无愧。

高考前的全省大联考,10万文科考生,我考了全省120名左右,但要上人大,必须要在全省前80名才有希望。可上天就喜欢戏弄人,联考之后,学校举行多次模拟考,可我总考不好,再没考过班上第一。那段时间,我有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为什么就是考不到属于我实力的分数,那些题不是不懂,可就是要错。

但当时,另一个声音对自己说,只要还没高考,结果未出,我又怎知道自己不行,现在错就是为了高考不要错。于是开始踏实总结错题,调整心态,不久,那个笃定的我又回来了。

由于户籍原因,高考要回到原本所在地。都在同一个省,从地级市回到自己家所在的县市。巧的是,高考那几天我感冒了,再加上搬了新家,估计我对装修味道过敏,鼻塞挺严重。看着我感冒,家人心情紧张,爸爸带我去看医生,心急的告诉医生希望能在我考试的时候不要鼻塞。但我心静得像一面湖,根本不在意感冒,因为感冒对我毫无影响,不值一提。

2011年6月7日,第二次高考开始,两天里作息正常,一切照旧,也不要爸妈送去考场。从头到尾,没有紧张,拿到试卷,就像往常做题一样,按照自己原有的节奏做完,感觉不到自己在感冒,不会想分数,想学校,就是踏踏实实做题。

文章开头说自己第一次高考莫名自信,现在才明白,那不是莫名自信,而是盲目自信。第二次高考的踏实感与笃定感才是真的自信,因为这样的自信源于这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忍耐,源于那一本本推算的草稿纸,源于被我画写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源于我即使失败也没放弃的勇气。

后来查成绩,我没有再让去年给我查分的朋友帮忙,因为我已不再心存侥幸,不再寄托幸运于他人。成绩出来,全省266名,我纵然一哭,知道自己上不了人大,但我没有遗憾,这一年,我对得起自己,我问心无愧。

后来填志愿,我去了武汉大学。

现在回想起复读那年,最重要的不是让我上了什么学校,而是磨掉了我身上的惰性,让我明白遗憾比失败更可怕,明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要奋力一搏,拼尽全力,明白不要坐享其成,心存侥幸,明白坚持的意义,明白付出的意义,明白通过努力得来的快乐,一辈子都会回味无穷。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会告诉你读书没有意义,再好的学校毕业,也拼不过富二代,拼不过那些有资源的家庭。可我认为,读书的意义从来就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如果读书让你变成更好的人,便是有意义。

我感谢自己当初的不甘心,感谢当初没有选择将就,感谢那一年的自我磨砺,才让后来能通过雅思考试,去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究生,才让我活得如此自在潇洒,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这一切的勇气与坚持,都是复读那年给我的。

而我,将继续带着这样的勇气与坚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附上录取通知书

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我的个人公众号,平时会写自己日常的经历、观点、感受。希望你们能从我这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生活。

ps.也欢迎私信交流。

公众号:放意肆志

http://weixin.qq.com/r/zTgoMMfETJozrYNT923f (二维码自动识别)

编辑于 10:3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心尘

可能,我也要复读了。。。

051

我现在纠结去不去复读,高考就特别紧张改了很多答案心态炸了

相关文章

  • 我上了一本,我还是选择复读

    我第一年上一本线十几分,第二年全省260多名,上了武汉大学。说说自己复读的感受,仅供参考。 复读,面临的是自我挑战...

  • 选择“复读”还是“复读”选择了我

    不悔当初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好是坏,总得感谢当初那个选择,毕竟确实是自己去努力了 ...

  • 复读后我还是上了专科

    现在是2019年10月,离今年噩梦的六月已经过了三个月,现在的我在一所公办的专科学校。 在复读的这一年里,我真...

  • 复读后,我还是只上了个专科

    妹妹就要高考了,打电话和我抱怨说压力太大,明明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还是不如意,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 另类复读——我为什么选择复读

    希望本文对正在复读、准备复读、考虑复读的人有启发。 本人2018届应届生,2019往届生。下面来说说我奇葩的复读理...

  • 我没有选择复读啊

    今天看到一则热搜“那些复读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网友的回答不尽相同 其实看到这些觉得挺羡慕那些正在为高考奋斗的人,想起...

  • 如果我选择了复读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如果我选择了复读,我特别想知道,现在的我在做些什么。 19年6月,或许该是更早,18年年末,当我...

  • 这个社会,你不学习,你怎么在夹缝中求生。

    昨天,有个朋友向我倾诉了他的职业史,高考因为考不上一本,于是选择复读,可是复读不到两个月,终是自暴自弃了。我问他为...

  • 艺考因病名落孙山,选择复读还是去三本院校?

    艺考因病名落孙山,选择复读还是去三本院校? “我不,我要复读!我一定要考中央音乐学院!” “小美啊,你想考好学校我...

  • “复读”是选择还是逃避?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行业二十余年的老师来讲,复读这个概念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学生选择这条路,近期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上了一本,我还是选择复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x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