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 第二百零六课
(186)世界的救恩操之于我。
上主将祂的恩赐托付于我,因我是祂的圣子。我会按照祂的意愿,给出祂的礼物。
我不是一具身体。我是自由的。因我仍是上主所创造的我。
你的这些自惭形秽、自我定罪反而是一种傲慢。真正的谦逊是把你对你自己的各种想法(包括不信任的感受)放在一边,然后去接纳圣灵透过奇迹课程委任给你的那个真正的任务。(忆起实相,领受和分享真正的平安喜乐幸福)
2 a我是灵,而非一具身体。
我仍是生命本源所创造的我。
我的清白本质有生命本源作担保。
今天我不再用肉眼去看。
愿我今天不再去看(彼此)相异之处。
万物在我神圣的慧见下都是纯洁的。
愿我不再用自订的法则来束缚生命本源之子。
我的心灵是生命本源天心的一部分,我是非常神圣的。
我的神圣本质祝福了世界。
我的无罪本质使我不受任何伤害。
只有我定的罪伤害得了我。
不设防就是我的保障。
奇迹是我的天赋权利。
我是生命本源神圣之子,不受任何限制,安全无虞,我已被治愈而且圆满了。我百害不侵而能放下种种自卫反应。
b所有的人都与我共享同一个生命,具有同样属灵的特质。
我决定着眼于弟兄的无罪本质。
今天,愿我忘却弟兄的过去。
我信赖我的弟兄,他们与我是一体的。
万物都是内在导师之声的回响。
我所给的一切,其实都是给我自己的。
宽恕使我了悟心灵的相通性。
c世上我遇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没有一件事不是经过我的许可而出现的。
“我应对自己所看见的一切负责。
我所经验到的感受是出于自己的选择,
我有意完成的目标也是出于自己的决定。
我所经历到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招惹来的,
我所接受的也是自己祈求来的。
我不是眼前这世界的受害者。
我眼前的世界是自己营造出来的。
一切事情都是生命本源要我学习的课程。
不再要求别人为自己的痛苦负责。放下对别人的批判或指控。不再担心自己被别人利用或欺负。
d我的想法都是根据过去身体所累积的经验,故虚幻不实,并非我真正的念头。
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
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义。
今天我不再判断任何事情。
我没有愤怒或恐惧的理由。
今天,我要让基督的慧见代我去看一切事物,不再妄加批判,只给予爱的奇迹。
e真实的世界与我的思想与言行无关,对它,我一无所能,唯一能够作的,只是放下自我,宽恕世界。
身为世界之光的我,负有宽恕的任务。
宽恕是幸福的关键。
真理会修正我内心的一切错误。
我要把世界由我所认定的样子中释放出来。
宽恕结束了世上充满冲突之梦。
3 【对话Shiiva】之143摘抄
a无情,不是冷漠,更不是评判。
它是某种“不带入”。
b找到你自己的答案”,它代表两层含义——
无论怎样,“都不要盲从于他人的答案”。
在较高层面,那代表“发现并用活出来的方式来宣示自己是谁、或什么”。这任务真的没有人能代替你完成。
c所谓的理性,并不仅仅是利用头脑的逻辑思维,而是抛开先入为主的定论并且把情绪放在一边之后的选择。
而只有你跳出圈外,才可能保有理性。
否则,你只是在证明“自己固有的认知是对的”,或一再被情绪带走进入无意识的“强迫回应”状态。
d守好边界。
边界,是双向的。
既包括不扮演被消耗的受害者,也包括不越界干涉他人的事情。
无论你如何认为自己是“为了他人好”,也必须先承认自己“并不知道”。
你不知道对方的剧本、不知道对方需要在一段经历中学到什么、不知道如何才是符合对方的最高利益,又哪儿来的自信对别人指手画脚?
当你没有接收到邀请,等待观看不评判,接纳尊重允许,可能比提供意见更恰当。
而当你接收到邀请时,说多少、怎么说,也应体会当下的时机而定。
但无论怎样,觉察自己总是不可或缺的。
e你怎么看待另外两人之间的关系”。
这其实也是边界。
你要么站在A的一边评判B,要么同情B而定罪A。
好像在A、B两人的故事中,必定至少有一个坏人,而你有责任把ta揪出来似的。
当你选边站时,你就定了双方的罪。
而当你眼中看到罪时,自己也就难逃痛苦。
记住,你不是判官。
对其中一人的愤怒,不代表你爱另一个。
把双方钉上十字架也不能让你得到平静。
事实上,在看待他人的关系时,同时制造受害者与加害者是为自己的攻击寻找借口。
而那完全是你自己的妄念,与他人无关。
不带入,你只是看到这个故事,不加评判,就好了。
f当你还不能把“从来无罪”毫无例外地运用在所有人生场景中时,要记得“不带入”不等于“抽离”。
所谓无情,就是不选边站,不坚守固定的立场,但又不排斥攻击任何立场。
纵然你看到他人在故事中表现得“疯狂”,也不要加以评判。
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失常之处”。
而当你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爱才能借由你传达出来。
这就是“有情”的涵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