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吃甜品容易长胖,不利于减肥,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吃;
刷短视频太浪费时间了,我要戒掉它,但是每次还是会忍不住看很久;
为了那个未来的自己,我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放弃娱乐,但事实却刚好相反。
然后你感觉自己就是一个loser,干什么都坚持不下来,没有一点自控力。
这就是很多人的现状。
其实很正常。
这篇文章,我通过自己例子,给大家介绍几种思路。
1.放弃的秘密
我自认为自己很自律,我定的目标,即使再没有吸引力,我都能完成。
但是在一件事上,我陷入了阻碍。
那就是晚上读书。
每天下午班,到晚上睡觉,中间有三四个小时,似乎什么也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觉得有点虚度,所以就给自己安排了读书计划。
虽然计划看起来很美好,
但是到了晚上就精力不足,行动力弱,比较累,
大脑也会很抵抗,
不是去街上瞎逛,就是靠在沙发上刷视频了。
结果,就是经常性地计划泡汤。
然后,就会感觉很内疚,很自责,于是下决心明天一定要改正。
第二天却依然如些。
我又尝试了很多方法,还是失败了。
我就想,这样下去,学也没有学好,玩得也不开心,
无奈之下,
我选择了放弃,索性在晚上就不安排任何学习任务 ,顺其自然。
有精力的时候,就多做一些,没有精力的时候,就少做一些。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好几天晚上我都能做到了。
事后,我就分析这其中的原理,
为什么强迫自己的时候,都失败了,而放弃,顺其自然的时候就能做到了呢?
2.三重大脑
这里不得不引入脑科学的原理。
脑科学中说,人类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本能脑负责吃吃喝玩乐,3.6亿年前就形成了。情绪脑负责恐惧、兴奋、愉悦,2亿年前就形成了;理智脑负责理性思考,是人类独有的,人类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建立文明全靠理智脑,直到250万年前才形成。
换句话说,如果本能脑已经100岁了,情绪脑就是55岁,而理智脑才1岁不到。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如何干得过两个老人精呢?
本能和情绪相当于是一条鳄鱼和一只猴子,跟他们直接开打是很吃亏的,不如像驯兽师一样驯服他们,毕竟他们没有人类聪明。
你强迫你的大脑去做它们不想做的事,就肯定会遇到顽强的抵抗。
跟自己的本能和情绪做斗争,这是一场长期战争,可能耗费一生的时间,所以在心态上不能急,否则就必败无疑。
不如该做事的时候专注做事;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耍的时候尽情玩耍。
不抗拒本能,不压抑情绪,相信自己总能想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驾驭它们。
3.精神内耗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因素。
你有没有发现,我在每次失败后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自我批评。
有一本书《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改变问题的方式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不改变。
本来让大脑去做一件反本能的事就更难了,而自我批评,让改变就更难了,每一次的批评都让改变越难越发生。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自我批评导致了精神内耗。
那什么是精神内耗呢。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这种内耗效会让一个人常常感到心理疲倦,就是因为能量更多的消耗在心理的摩擦上,而非对外的行动上。
这也是我一想到要晚上要读书,就在进行精神内耗,就会很累。
精神内耗一般会带来下面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一是会影响你的个人情绪;
第二是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
第三是会降低你的自信心,透支心力;
第四个是会造成恶性循环,心理失衡。
让你本来就脆弱的意志力变得更加脆弱,对自己失去信心。
那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4.接纳现实
凡是强迫自己做违反自己本能和情绪的事,最后都坚持不下来。
你必须找到一个大脑可以接受的方法。
比如,我在晚上读书这件事上。
我可以先接纳自己,不自责。
比如,可以在有精力的时候,就多做一些,没有精力的时候,就少做一些。
拉长时间看,都是小事。
对于像我这样总感觉虚度了时间的人,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虚度了五年怎么办?”
“早睡早起,放平心态,比别人多活五年不就行了?”
下次在哪件实在完不成时,就换个方式,
接受现实,顺从本能和情绪,放弃试一下,说不定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5.不要内耗
任何时候都不要精神内耗,包括自责,纠结,焦虑,恐惧等等。
不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还要欣赏自己的优点,
一定不要暗地里跟自己较劲,减少内耗。
检视生活中,所以有内耗的事,能改进改进,改不了就直接放弃掉。
对自己好点,
不是有一个段子这样说吗?
人这一生,自私容易,爱自己却很难,都不知道对自己好的人,又怎么能对别人好呢?
6,保持平衡感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太过于关注未来,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追求更多“”更大“”更好“上,却越来越不懂如何享受当下的生活了。
所谓的“平衡感”指的是,当下和未来之前的平衡,或者说现在的自己和未来自己之间的平衡。
留一定的休闲放松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滋养,可以为第二天的工作提供充沛的精力,能够去解决那些更重要的问题。
既能够享受当下,又能为更好的未来不断努力。
让自己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你可以观察一下,哪些学霸,玩得很嗨,反而学得也最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你在玩的时候没有玩好,那你就会一直记着这件事,耿耿于怀,学的时候也不会很尽力。
保持一种平衡,也不会在达到目标的时候,感觉苦大仇深。
因此,在你做计划的时候,也一定要把“现在的自己”也考虑进去,不要一味地牺牲现在,企图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未来的自己,而是要兼顾两个自我的快乐。
让现在的自己得到满足和快乐,也会在为未来努力的同时,享受到当下的生活。
这样人生会走得更远,也会走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