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赵斌老师的讲书训练营,2天一晚,再加上21天的打卡活动,收获挺多的:
参加讲书营的初衷,是想学会“讲”。因为我现在的主业是“写”,也已经下定决心将读书、写作、写作培训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上“写作课”之前也是在线上做的。既然都“写出来了”,为什么不学会“讲”呢?写+讲,影响力会扩大一倍,不是吗?线上“讲书”的活动也做过几期了,但线上做和线下做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对一个人的能力要求更高。
通过这次训练,明白了,线上讲和线下讲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线上可能重在“讲”,会“讲”就基本完成了大半,夸张点说,稿子写好了,你“读”出来,就可以完成一次“讲”。但线下不一样,线下不仅仅包括“讲”,它还包括“演”,所以线下是“演讲”,包括普通话、道具、PPT演示、台风、和观众的互动交流等等。整体上,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老师说的对,学+练,才能真正学会一项技能,既然要学演讲,就得不要脸争取上台,然后坚持不要脸争取上台。
表白赵斌老师,老师是我的人生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现在的人生是我的理想生活状态,老师爱读书,做讲书培训;我爱写作,立志做写作培训;老师开了好几家书店了,我也打算开属于自己的“带书”的店面,然后集商业和日常办公于一体;老师爱旅游,讲书营会在全国各地开办,我也想“行万里路”,去世界各地多见识,然后把见闻变成文字。
表白讲书营上,遇到的同学和学长学姐们,大家都很优秀,很厉害,同组的莎莎讲书经验丰富,台风很好;婉莹这么年轻,发挥就很“稳定”了,很棒;zoey克服心魔,走出人生低估,赞她的勇气。朱先生很优秀,一直发挥得很好。还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们和其他同期小伙伴们,都很棒。
21天的打卡中,也学会了不少东西,《演讲的力量》这本书意外发现很多知识和“写作”是相通的,收获就更大了;《小王子》这本书后面打算再读一遍,好好写一篇书评;《奶奶的星星》很感动,再一次看到文字+演讲组合起来的力量是更强大的;读绕口令和发讲书视频,再一次面对”普通话“不好的事实,不过”普通话不好”也让我频频想起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阳明老师。
老师太励志了,腰部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侧翻出去了,走路是“一拐一拐”的,老师没有提过这件事,要不是下课看到在走廊往前走的老师,还不知道老师面临着“这样的事”,至少曾经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吧。不过,更励志的是,老师的课上得太好了,他的课场场爆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没有座位了,得在教室后面站着听,那学生也心甘情愿一站站一天还加上晚上(因为我们读的是在职研究生,通常是两天一晚上完一门课)。关键是,老师教的还是“马哲”,就是那门让无数学生兴致寥寥、都想逃课的”政治课”,平生第一次见教“马哲”教得这么好的老师,也第一次看到上政治课趋之若鹜的学生们。课堂上,频频爆发掌声和笑声,老师大段大段的”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名人的原话背诵,一下子就能让人领略到先贤先圣的思想魅力。特别是老师的普通话听着太棒了,我还以为老师学过播音主持,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师刚开始普通话也很差,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也都不分,是后来自己硬生生练出来的。
所以,我的普通话不好,也可以后天练嘛。不怕。
虽然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告一段落了,但学习还是要持续的,后面要多多去老师的讲书营复训,还有争取去"书音"或其他线下讲书活动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