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鹊桥仙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作者:
谢薖(1047-1116),字幼槃,号竹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从弟,并称为“二谢”。有《竹友词》。
浅品:
古人《鹊桥仙》多咏七夕之作,本词亦在其列。
上片铺开背景。月色朦胧,星光暗淡,是眼见之实景;乌鹊南飞,暗数秋期,是传说之联想。当此佳节,在天上,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人间,是家家穿针乞巧。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词人隐居山野,无此陈设,故云“锦楼不到野人家”。门外所有的,不过是清澈的流水、连绵的青山。两相对比,不免生出孤寂清冷之感。
过片忽而转入回忆。相属,指的是向人劝酒,或是相互敬酒。此处“属”读如“嘱”。当初的“佳人”,和她动人的歌声,一并杳无踪迹。此时相忆,情何以堪!于是一边羡慕天上的牛郎织女,一边感叹自己的不幸。可惜的是,词人笔下的佳人究竟是谁,两人因何而分离,遭遇过怎样的“崎岖”,已无可考。只能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份感情的份量。
全词以七夕传说开篇,先写天上事,后写人间事;至末二句,则两处归拢,最后结在七夕传说上。结构安排颇具匠心。末二句采用反衬手法,在情感上更具冲击力,也是点睛之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