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韩国明星雪莉自杀了。
微博爆了,
知乎爆了,
朋友圈爆了。
在评价雪莉自杀事件时,
有三句话刷屏了。
●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你开始死去,全世界突然爱你。
●骂她是荡妇的人此刻正混在人群里为她惋惜,明天太阳升起来,他们开始寻觅下一个猎物。
这三句话说得很漂亮,
但我很反感这三句话。
为什么呢?
第一,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
此前根本不知道雪莉这个人,
也从没对她做出过一句评价,
怎么就“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呢?
第二,我虽然不是粉丝,
但看到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突然自杀,
惋惜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啊,
没必要用“当你开始死去,全世界突然爱你”来讽刺吧。
第三,我觉得“他们开始寻觅下一个猎物”这句话太暗黑了。
在这个世界上,
一心一意想去害人的人,
应该还是极少数吧,
实在没必要把话说得这么狠。
二、

我专门去翻了雪莉的新浪微博。
发现她从2018年4月开通以来,
一共发过三条微博,
只说过一句话:“大家好!这里是雪莉的官方微博!请多多关注。”
我去翻了翻留言,
没看见什么人骂她。
那为什么很多人说她死于“网络暴力”呢?
我搜索信息之后才知道,
原来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
雪莉在ins上发布过照片和视频,
其中部分照片和视频,
受到了一些网民的辱骂。
ins是外网,
登录ins是需要翻墙的,
大部分中国网民根本不上ins,
所以怎么能说“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呢?
而且,
登录ins观看雪莉照片的人,
也只是少数人有辱骂行为,
怎么能因为极少数人就否定一大片呢?
三、

我看了雪莉发布在ins上的照片和视频,
说句老实话,
一些照片和视频真的挺怪异的:
●满嘴血浆的自拍
●一脸诡异地剪头发
●生殖器形状的蛋炒饭
●不明所以地含奶油
●直播时吮吸手指
…………
看着这样一些照片和视频,
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
都会觉得挺奇怪的吧。
在ins上留言的大部分人,
也只是说她奇怪,
并没有很过分的言语。
只有少数人,
才留下了“荡妇”之类的评价。
而雪莉昨天自杀之后,
很多人出来说:
“雪莉发这些照片和视频,
其实是在向我们求救,
但很多人却责怪她疯了——
我淹在水里,水没过头顶,
伸岀一只手呼救,
行人纷纷与我击掌。”
看到这样的话我挺反感的,
我们都是普通人,
又不会读心术,
怎么能知道她这是在求救呢?
说句难听的话:你这么厉害,为什么当初也没读出来?
马后炮很容易,
上帝视角也很容易,
但当时要发现真的很难。
四、

▲ 拾遗后台留言
就算读出来了,我怎么救她?
是去陪她聊天?
是帮她付违约金解约?
还是提枪去把娱乐圈那帮坏蛋都毙了?
解救一个抑郁症患者真的挺难的。
我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今年5月24日,
一位读者在拾遗后台留言:
“你给了我很多正能量,但还是阻止不了我离开人类世界的执念。再见了。”
看到这条留言后,
编辑部一下就乱套了,
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我们看过很多报道,
就是遇到想自杀的抑郁症患者时,
不能说这样,不能说那样。
所以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劝说好,
生怕说错话会适得其反。

▲ 微信最后留言
最后编辑部集思广益,
这位弟弟才勉强答应:
“不管是好是坏,至少坚持一个月。”
但一个月后,
我们并没有如约在微信等到他的消息,
希望他还安好吧。
解救重度抑郁症患者真的挺难的,
连心理学家们都没办法,
更不要说我们这种普通人了。
五、

写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呢?
其实我想说:不要对陌生人要求太高,不要强迫别人感同身受。
一位同事去年生了小孩,
生了之后就得了产后抑郁,
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
经常莫名其妙地崩溃大哭,
一开始,老公还很理解,
但后来终于忍不住了:
“你不要这样闹了好不好,很烦人。”
同事就叫她妈妈来照顾自己,
妈妈照顾一段时间后也受不了了:
“我以前生你的时候也产后抑郁,
可也没有像你这样歇斯底里啊,
你就不能忍一忍吗?”
同事委屈得直掉眼泪:
“我也不想这样啊,可我就是控制不了。”
很多时候,
真的不存在感同身受这件事,
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
也没办法完全理解你,
更何况其他人或者陌生人呢。
所以,我们不要强求别人感同身受,
不要强求别人理解你,
不要强行让别人把你放在同等位置。
这个世界上,
不存在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另外一个人。
很多人想必都有这样的感受:
“我的手机通讯录上,
有几百上千个朋友,
可是当不幸和悲伤降临时,
我一页页翻下去,
却发现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
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
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
没人会觉得奇怪。
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不要对陌生人要求太高,
也不要责怪陌生人不懂你,
一个人最应该争取的懂得来自于自己。
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理解自己,
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相处方式。
六、
最后,我还想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我讲的,
是自媒体人“城闭喧”讲的:
夏天的时候,
一匹马拉着一家人围着公园跑,
坐在马车上的一家子不太满意,
一直在那嘟囔:
“这马怎么跑得这么慢啊?”
马主人听了,
只好用力挥鞭子。
可是马却越跑越慢,
在勉强跑完这一圈后,
轰地一声到在了地上。
很多游客围了过来,
为了抢救这匹马,
每人买了一瓶矿泉水,淋在马身上。
但已经回天无力了,
马很快就死掉了。
“城闭喧”在讲完这个故事后,
有一段话总结得特别好:
“人们无法理解彼此的痛苦,
就像他们无法相信一匹马会力竭而死一样。
所以请你永远记住,
如果你因为痛苦而想要自杀,
那你不是真的想要杀死自己,
而是你掉落进了一个致命的危险之中。
只要痛苦停止,
只要你不再死撑着跑完那一圈,
你就不会死。
你最需要做的,可能是自救。
这个世界上,
没有任何人比你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你知道自己的极限,
你知道自己的痛苦程度,
你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所以当你判断自己有死亡风险的时候,
你就应该把保护生命调到第一优先级,
把其他东西全都抛开和放弃。
哪怕会遭受损失,
哪怕会让别人失望,
哪怕要暂时的辜负责任,
哪怕要面对另一些你无法面对的局面,
你都应该毫不犹豫的这么做,
并且告诉自己,这叫‘正当防卫’。”
我知道对部分抑郁症患者而言,
我说“自救”显得很不专业,
甚至很可笑。
但是大多数时候,
我们真的只能自己救出自己。
七、
对于“马”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救”。
而对于“乘客”呢,
最重要的是学会“观察”。
前几天,10月10日,
是世界精神健康日。
我在这一天学到了几点知识:
●每40秒就有一个人主动结束生命。
●大部分自杀者,会在进行自杀行为的前一周表达自杀的意愿或计划。
●冲动自杀的人周期为13秒,如果你在13秒内拉住他,他可能就不会自杀了。
所以作为“乘客”,
“观察”特别重要。
我们虽然不太可能去观察陌生人,
但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人,
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
日本有一个很火的帖子,
你们最后和自杀者见面时他们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在下面回答:
“叔父喝起了平时根本不喝的酒,
豪爽地笑道:
从今往后我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翌日,叔父自杀离开了世界。”
“抑郁症父亲自杀前一天,
他吃光了平时根本不会吃的晚饭,
父亲抚摸着我的头说:
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料理。”
“我祖母自杀之前,
挨个与周围的邻居们道谢了。”
“自杀前她跟我一起去吃饭时,
情绪异常地高涨,
她请了我,
甚至请了那间店不认识的所有人。
道别后数小时后她就投海自尽了。”
…………
很多人在自杀之前,
都有一些异于往日的举动。
所以,当你发现亲人、朋友、同事,
有一天行为异常时,
请多关心关心他们,
也许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也许就是温暖的一只手,
你就可以救下一条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