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军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面临瓶颈期,未来的路子如何走成为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觉得应该从如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确认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才可根据具体情况改革。明确改革,就要明确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统一思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尤其是管理人和债权人要区别开来,股东不得干预管理人,否则你永远也上不到另一个台阶。
其次是人才和待遇的问题,要做到互成正比。待遇不仅仅指白领才有,还有最下层的普工,要和情和理。人才是命脉,但普通的员工才是一个企业的基石。我们可以花一点思考时间看看日本为何发展如此之快,60世纪以前日本向西方学习。到了快70世纪西方开始像日本学习,为什么?难道西方的科技和管理还不如日本?没有。当他们学成回国研究才知道那看不见的超越。就是企业就是工人们的家。日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有百分之六十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们改造的,就像现在的海尔公司一样。当然企业的付出员工更要以感恩态度去为企业服务。
三是企业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改制,一旦成为公司,就要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要按现代公司制度法人治理规则来运作。法人治理结构的议事程序、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工作准则和工作守则要相对规范和程序化。只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管理能力,才能适应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驾较就熟地进行规范运作。
四是财务和资产要相对独立。民营企业改制成公司制企业,其进入公司的资产要相对独立。与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相对应的资产、负债、商标、商誉、专有技术也要相对独立,不依附其他法人企业实体。改制设立公司后能独立运作,成为产品独立、产供销一体、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实体。作为现代化的公司,财务要科学管理和核算,财务管理制度要严格科学,财务决策要独立,帐户要独立,财务核算人员要独立。
五是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要现代化和科学化。民营企业,尤其是家庭型的民营企业,其企业改制要瞄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企业的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要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加大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改革还包括流程制定、模式以及产品创新,但所有的改革都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作为保障,没有执行一切等于空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