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杭城杂记

杭城杂记

作者: samuelzhe | 来源:发表于2016-03-22 10:57 被阅读418次

    几日前张亦宁因复活节假期之故回到了中国,还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贾家弄三个神仙”的微信群里,看得我好生羡慕。于是便写下了这篇杂记。

    早餐

    刚来杭州的时候是住在湖畔花园的,因为小区太大,每次走到大门都要十多分钟,所以早饭一般都是草草的在会所里解决,一份酱油拌面加一个流黄的煎蛋,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值得一提的是,好像我在那里吃掉了一生中所有的双黄蛋,频率最高时好像一周碰见过两次,而除了在“湖畔人家”这个会所以外,就从来没有碰见过双黄蛋了。后来初中时学到汪曾琪《端午的鸭蛋》,他也为高邮盛产双黄鸭蛋而倍感自豪,然而那也是鸭蛋,双黄的鸡蛋也不知去哪里寻找。

    之后搬到了银树湾,荒郊野岭之地,哪来的热闹?于是早餐便只能在沙县与兰州拉面中做选择,味道全国统一,倒也没什么好说的。后来还开了一家面馆,可惜实在一般,我连名字都记不住。现在想来,如果那家面馆开在Bloomington,那么胜过所谓“一品轩”或者是“川城”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惜开在了杭州我家边上。

    所以,最好还是贾家弄。

    搬到贾家弄之后,别的不说,早餐质量提高了不少。说来惭愧,其实也没什么山珍海味或者说地地道道的杭州小吃,都是些全国各地都有的玩意儿,什么烧饼油条糯米饭啦之类的,想来像我这么小家子气,吃出幸福感的人不多。

    平时因为上学匆忙的缘故,便只能在糯米饭或是煎饼果子中选其一。煎饼果子对我而言,制作过程比味道更有吸引力:就看老板或者老板娘那么一挑,面浆不多不少,刚好一份,然后再看他们熟练的翻面加料撒香菜,真是想喝一声“手艺活儿,该赏”。不过最喜欢的还是糯米饭。看白乎乎的糯米从桶中舀出,摊在竹帘子上,然后均匀地撒上咸菜,榨菜还有肉松之类的配料,最后用力一卷,一份糯米饭就新鲜出炉了。糯米饭真的是早餐的恩物,热乎乎的糯米带有一丝丝的甜味,配上咸菜与榨菜,哪怕再没有胃口的人都不能拒绝。不过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居然有人喜欢在糯米饭中加白糖,想来还真是可怕,甜的咸的混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不过这独特的口味倒让我想起来无锡的包子,别地儿的包子一口下去流出的是肉汁,然而无锡的包子一口下去流出的是糖浆,看来还真是地域风土人情的关系啊,一想到那人的籍贯,便也可以释怀了。

    牌友

    平时在家百般无聊,有时会打牌来打发时间。打牌对我来说永远是开心就好,从来没有计较过输赢胜负之类的,如果真的要去认真背的话我想还是可以背下两副牌的,可是这样就显得很没意思:本来就是为了打发时间找点乐子,如果一心追求胜利,则是自寻烦恼,哪里有人会一直胜利的,而常胜将军如果失败应该会更加苦恼吧?

    所以我的“牌友”通常是两个邻居家的小妹妹,小优和珂珂。

    小优平时较为活泼一点,性格更是同龄女生中少有的豪爽大气,而且心直口快,从来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有一次说我“贱人就是矫情”,这个评价也是精准到位,我也只好笑纳了。不过她刚上初中,我倒有几分担心,她那种直言不讳的性格,在初中开始逐渐形成的女生的“江湖”里是不是会有几分吃亏,或者说可能会一下子接受不了其他小女生们的习性。很害怕她会因此而去改变自己。不论何时,这世上小女生常见,而如她这般大气的女孩子还是少有。

    珂珂就显得小家碧玉了一点,可能更像是所有家长希望的那种大家闺秀。写得一手好字,也能算几道奥数题目,更有很多令人吃惊的才艺。有时候我都在想她是不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归根结底她还是个爱热闹,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不过因为才疏学浅,与她们打牌我总是输多胜少。一来是我永远要当地主的缘故,二来她们也喜欢互通有无,告诉对方该怎么出牌。虽然有时候也觉得有趣,就她们的嗓门,索性大家都明牌算了。至今还记得她们的暗语,“哥哥”是大王,“弟弟”是小王,除此之外,她们也不会去记其他的牌。热热闹闹地一局牌下来,若是我输了,她们则说我几句,说“你这个地主怎么从来没赢过啊”;若是我赢了,她们就互相埋怨两句,“小优你刚刚不要压我的牌,这样我就出完了”,“哪里啊,哥哥手里还有一张大王呢”。然后就吵吵嚷嚷地一直打到她们的爸妈来喊她们回家,当然,只喊一遍是绝对不回家的,她们通常会找的理由是,“哥哥今天打了一个晚上还没赢过,等他赢了我们再回去”,弄得大家都是哭笑不得。每每这时,我就很想像世外高人一般轻松地一波打完手中所有的牌,然后告诉她们其实我是一直在让她们的,可惜牌技实在不佳,至今也没有痛痛快快地赢过她们。所以每次都只能等叔叔阿姨们找上门来捉她们回家,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为自己抠脚的牌技感到羞愧。

    师长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我都不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学生。以前有幸当班上的语文课代表,然而我这个课代表却往往是最后一个交作业的。也曾在语文老师找我谈话时说道,“我觉得我在语文会考中能拿A,所以我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没有错的”。噫,现在想来还是十分的羞愧难当,一来真的是为当时的态度感到抱歉,而且至今也没机会跟老师说一声对不起,二来,我徐某人总不能以语文会考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吧?这等言行,哪怕是说自己一句年少轻狂也只是开脱找理由罢了。

    不过,我至今依然对几位师长保持着极高的敬意,在她们面前永远是柔声细语,从来不敢喧哗,哪怕是谈论到她们时也是态度恭谨,不敢妄言。其中一位,是我口中的“老太太”,教我书法的叶定莲老师。

    叶老师平时一个人居住在泰和苑的一间公寓里,整个房间摆满了她的收藏与作品,几乎没有太多空间留出来待人接客。摆在外面最多的当然是她的画,各色各类的油画,不过大多是景物而非人物,叶老师曾对我说,风景画更能描述她作画时的心情。然后第二多的是她书法,老师行草隶篆无一不精,可每每我向她表示我的惊讶之情时,她却总说她一辈子就这些爱好,也只会摆弄这些,反而极其羡慕我们这些能用手机的年轻人,听得我是一阵阵地羞愧,简直是无地自容。而第三多的,是她各地旅游时买回来的纪念品,有木雕,瓷器,和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玩意儿,她总是说,“徐秋涛等你以后有喜欢的女孩了,跟叶老师说一声,叶老师帮你准备送给那个女生的礼物,叶老师这边别的没有,都是些讨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弄得我都开始羡慕起来了。

    对了,叶老师家摆在外面最多的是她的字画收藏,而打开她家的柜子,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书。叶老师曾不止一次自豪地向我说过,她家的所有柜子都是她自己设计监工制作的,贴心应手,最重要的,是容量极大。叶老师家的书分两类,第一类是她自己编写的书法或者其他的教材,可惜开面极大,若是设计成一般书本的模样,叶老师也应该是著作等身了吧?其他的,便是各式各类的世界名著。说实在话,每当我看到叶老师的藏书,我是极其震惊的。世界名著估计每户人家都有收藏着,然而,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著,那些名字就在我们口中一天到晚不断提起的名著,有多少人是认真的读过呢?每次都会想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不过,我与叶老师有一个巨大的分歧,便是吃饭的口味。叶老师是开化人,嗜辣,口味重,甚至可以说是无辣不欢;而我呢,平时也自诩能吃辣,可在老太太面前却是无地自容。第二次在叶老师家吃饭,叶老师说,她家的泡菜蛋炒饭是一绝,自己腌制的泡菜和东北人搬来的东北大米,让她所有的学生念念不忘。而我极好口腹之欲,怎么能错过这般美味呢?于是当时说要尝试一下。在炒饭之前,叶老师忽然问我:“徐秋涛,你能不能吃辣的?”。想了想自己在夜宵摊子上的表现,便说,能吃一点。“那好,我就少放一点辣”叶老师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可当冒着热气的炒饭放在我面前时,我却有了一种不想的预感。一筷子入口,我发现我错了,这不是炒饭,是固态的火。可怜叶老师家从来不备饮料,我只能连吃了几个橘子来止辣。看着我提泪横流的样子,叶老师还火上加油地说了一句:“我还怕你不是很会吃辣,于是只放了一点点辣椒。”由此看来,我与叶老师在字画上的差距,远远小于我与她在吃辣水平上的差距,悲乎!

    忽然想到,有一个极喜欢的女生,我曾说,若是她来杭州,一定带她去拜访叶老师,到叶老师家吃个午饭。一来,两人都是极其喜好各类艺术作品的,而且喜欢手工,毫不怀疑的相信,她们一定会互相喜欢彼此的,更何况两人,都是平生所见极为大方豁达的女性,绝对能脾性相投。其二,她们的口味也极其相像,都是嗜辣重口的饮食习惯,我在叶老师面前有辣得提泪横流只能以橘子解辣的经历,而我也曾对那个女生说,我平生只有两次感觉心跳漏了一拍,一次是第一次与你单独相处,还有一次,便是与你一同吃酸辣粉的时候。

    不过现在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

    忽然不想写了,草草地这么结尾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杭城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fl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