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明我的身份,我是农民,我的祖辈都是农民。农民的职责就是刨地。我们的刨地态度就是踏实,实诚,勤劳,耐苦,有毅力,有韧性,有能力,全心全意的付出,是否有好收成,心都要比天宽。
来简书写文字,有段时间了。刚开始兴致勃勃,现在,死磕,和自己磕。文雅的说法就是坚持。这个死磕不是输出空乏,而是和惰性,拖延,减退的热情磕。发现了自己这一毛病后,就开始寻找继续坚持的动力,所以坚持很简单,也很难。
坚持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受点投稿拒稿的打击。这个打击,不是来自各位审稿人,而是自己。如果遇上被拒稿,我现在会心宽的立刻去看看我投稿的对象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字数也够,那一定是我在文字上的用功还不够踏实。
父亲节那天,我亲眼目睹一位审稿人的频繁工作,那一天,一个专题几千篇文章都需要审,用日理万机不为过。审稿员们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正经工作外,还要无偿的过目每篇专题内的文,简叔也没给什么特殊对待,还要要求认真审稿,活跃群气氛,而他们只因喜欢,便负起了这责。
就和写文的各位作者一样,都是因了喜爱,才来一个一个的敲字,写你的心情,写你的想象,写你的故事,写你的鸡汤,那么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投对地方,否则你被拒稿了影响你心情,也耽误了审稿人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宝贵。审稿人审稿,有自身水平的限制,但首先是要过目,他不会无缘无故就拒了你。审稿人一定会读投来的文,否则怎么会区分出文的优劣呢,这个我确信。
写文,和刨地一样,不本着踏实,真诚,认真的态度对待,如何能刨出好文呢?即使你东拼西凑复制粘贴鸡汤文,你也得认真校对顺序是否通顺吧,被拒稿了不要心生怨气,去看看各专题推荐出来的文,和自己的文都有哪些区别,不可能没区别。字如面相,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一样的原创文,除非你全是复制粘贴标点符号都不改,那你就更不要去嫌弃拒稿。
写文,摄影,画画,就跟你和熟人交谈一样。相谈甚欢的人,一定是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感染到对方,聊的就越来越投机;如果是点头之交,你必也是看着对方,笑一下,点个头,然后各自离去,总有个交汇的一瞬间。如果我们写文,人和文字之间没有一个交汇点,摄影时,和拍摄对象没有交汇点,出来的东西必定是干巴巴,冷冰冰,缺乏生气的东西。在反思拒稿时,必定要反思到这一点:我们是否给文字投入了刨地的精神?我会自问:我是否是个合格的农民?
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前生都是农民,炎黄子孙都从农耕时代繁衍下来,没有了踏实,勤劳,认真,耐劳的态度,人们又如何能从食物采集者到农业革命。
从农业革命的到来开始,一切都在变化,生产率提高,人口剧增,村庄变城镇,城镇又不断扩大区域。人类生来就具有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这些能力的方式,则取决于我们所受的戒律,训练,和学习。
我们真正继承下来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写作被拒,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分析原因,把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再去找外因,预备下一次。
俞洪敏的一篇文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最大的长进,应该是人性的明了和智性的豁达,这些东西,更多的不是练习,而是内省和领悟的过程,也是不断阅读和经历世界的过程。
被拒稿,更多的机会是磨炼自己,挖掘自己,完善自己。凡事都一帆风顺,必定不是好事。正所谓好事多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