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再一次找到我的时候,她正好辞了第五份工作,半年内。我一边做着手里的账,一边瞄两眼她这次的理由。
“在这里我只能每天马不停蹄的处理各种数据,各种excel轮流切换,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账啊?”
上一次好像是“工资低到到活不起啊”,上上次亦或是“这公司才几个人啊,我能学到啥呀”……理由我已记不清楚是哪个了,反正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关于薪资,关于兴趣,关于同事,关于上司。从小处观望大处,似乎这个犹如白驹过隙的社会里,有着无数个A,他们带着从大学这个被窝里还没清醒的睡意,来到各式各样的季节。有的被大城市激烈的寒风吹醒,一个激灵过后,看清现状,于是下了各种决心,或活成心中所想,或疲于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的枷锁,揣着出来总是好的的心思游走于城市边缘;有的执着于被窝的温暖,躲进家的温床,挣着符合家乡GDB的薪资,住着二老双亲的房子,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闲散生活,倒也舒适。
不管是大城市里的Kimberly 还是屯子里的二丫,都会对现状有所不满。隔壁村的红红学历没我高,为何每个月的钞钞有我多;小区门口的绿绿,没我漂亮身材好,为何工作的如此快乐。不高兴,有情绪,我肯定能找到比他们工作更好的工作。于是乎,报告老板,有个更好的工作需要我,我可能要去看看。真真切切应了那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多翻折腾过后,你还是觉得红红挣的比你多,绿绿的工作更顺眼,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在重要的问题问三遍过后,或许你应该暂时停下你追逐这花花绿绿的社会的步伐,审视一下自己,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你的生理需求衣食住行满足后是不是就可以就此打住,是否吃饱喝足,生理层次满足之后人生就圆满了呢?还是说在必要生存条件得到保证后,你希望获取人身财产的安全?有些大城市的原住民,在上述两个条件满足的条件下,便没有了担忧,他们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维持日常开销便好,可能你与他们处于同一层次,幸福感确差了太多,于是你便厌弃自己的工作,你认为你或许能更好,但反过来考虑,可能你通往高台的前两级阶梯就没筑好。当然啦,这条路我们继续往前走,你也努力的解决生理和安全问题,处在了又相对高的地方了,你又渴求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照顾,满足心灵的需要,在成功时有人同你一起分享,失落时有人呵护备至,指点迷津,如果公司的人文条件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了,你便有生出不稳定的想法,想要追寻更高更好的目标,通过努力,你做到了。你一直在寻找,只为心中的理想国,在那里你可以接纳他人的不足,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似乎就是无数个小A们心中所想,为什么他们却一直没有实现自我,现实与理想背道而驰?
缺乏社会实践的我们,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今天看别人做了什么,心中一喜,觉得自己也想要,可是到了明日,见到另一波人的做法也没毛病,也是自己心中所想,便忘记昨日的心思,甚至还没开始实践又去追寻了今朝的所见,日复一日,总是有思想。有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只要在自己领域内术业有专攻,就可能实现心中小理想,为什么他们也是茫然的站在前一群人的周围?因为各式各样的坏朋友拉住了手脚,懒惰,眼前的诱惑等犹如藤蔓桎梏过了步伐。
所以,听完A五次如一次的絮叨,我只问了她两个问题。你可知道究竟想要什么?你能为这个心中所想努力到什么程度?她听完,出奇的沉默。
“你从未和我说过这个。”
“或者我也需要自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