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这是颓废的一年,没看书,没思想,没精神的源头,没理论和鸡汤的支撑,仅仅苟活。
随手滑动手机页面,点开了曾经写过的文字,吃惊地发现,原来一个人在全身心投入做事想问题的时候,那种集所有精气神于一点而喷射出来的力量与思想碰撞在一起的感觉是如此完美,我承认,再也写不出曾经的文字,因为缺少一种得以支撑的气力,也可以说是精神支柱吧。
那时的我,愿意花钱去学习,去思考,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投入所有的精力散发对文字的热爱之情,也许,只能是过去了。
我鄙视过那样毫无生气的人,瞧不起这个社会上的乌合之众,看不惯人性本善中流出的罪恶。一直觉得人是为人,是因为有别于动物属性的其他情感,应当有辨别是非好坏对错的能力,必须是有责任感,并且有自我约束调控能力。所以,才能称之为人吧。
我方才意识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是说的极有道理,一个人该怎样才能活得有本色,有意义?
也许,这话说得有些言过,或是有些虚了。但事实却是真的如此,于我心。
做一个对得住自己的人,这是首要。一个人倘若对不住自己最初的认知,行为不断颠覆三观,这也是枉为人矣。
对得住他人,这是根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但却必然要认真走好每一步,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无愧于心。可以这么说,不为自己的言行在夜深人静时谴责自己,揪着良心痛悔不已。少一些悔意,在行走于人生的路上多一份担待。
想起来了,今年也就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口气就读完了,欲罢不能。
这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没什么特别起伏跌宕的人生和故事,文章开头就让我不断在想主角最后的结局,作家却又迟迟不透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的结局,尽管有些可惜 但不悲凉,有一股浓浓的力量不断抬举主人公的气质与精神。
我挺喜欢这一类书籍,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我看了一点,没看的下去,凑机会把它看完。
生命还是在悟,边走边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