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中缅边境线弯弯曲曲延伸着,有那么一个傣家小院子,国境线刚好从院子中间穿过,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白天吃饭还呆在中国这边,晚上睡觉却跑到了缅甸那边。村庄田地更是犬牙交错,有时一条小沟渠,有时一个小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稍不注意,就到国外遛达了。
传说很久以前,太阳神的后裔与龙公主相爱,龙公主生下三个龙蛋。一个龙蛋从河里漂到中国,一位美少女脱壳而出,成为中国的皇后;一个龙蛋触地而裂,变成宝石,缅甸成了宝石之国;还有一个龙蛋被缅甸骠族老人打水取回,孵化出一个男孩,成了缅甸蒲甘王朝的始祖。蒲甘王朝的始祖特授中国皇后之子即其外甥为“乌底巴”,“乌底巴”是一母所生之意,即缅语的“胞波”,意思是缅甸和中国是同胞所生的兄弟,本来是一家人。
距离瑞丽市区约10公里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就是那个举世闻名的一寨两国的傣族村寨,国境线将寨子一分为二,同是胞波的一个寨子分属两个国家,中方一侧的叫银井,缅方一侧的称芒秀。
寨子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不刻意说明,你肯定分不清哪是中国的,哪是缅甸的。你看,中国的瓜藤已经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了中国村民家里生了好几个鸡蛋,只是,也不知哪个蛋是哪一个国家的。寨子里语言相通,说的都是傣族话;习俗相同,过的都是波水节;信仰一样,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寨子里来往密切,今天我去你们家串门,明天你来我们家喝酒,一寨两国的村民关系很好,几乎没见谁跟谁红过脸,要不然,你把动静搞大了,就是国际纠纷,是村长处理,还是外交部来交涉,还真有点为难。
在一寨两国,从中国国门直接往前10米,就是中缅71号界桩,界桩往前跨一步就到了缅甸。村寨的人有边民证,可以在两个寨子自由来往,游客出入需要办签证,不然只能往左侧的小径,沿着向北再向东弯曲的国境线,来到位于中国一侧那两国共用的井水旁,感受一井两国的景致。井的右侧有一段很浅的、干涸的小沟渠,上面栽种了一排细竹子,那就是神圣的国境线。国境线中间,留着一条横跨水沟的小道,这是留给缅甸芒秀村民到“一井两国”取水的路。
一寨两国村寨里,一塔佑两国、两国饮一井、一桥观两国、一屋建两国、一鸡鸣两国,这是一种常见的景观,是村民的一种日常生活。坐在银井寨那个沟渠边的秋千上,稍一用力,就荡到了河那边的缅甸寨子芒秀,当然,荡秋千不用签证,只要你有时间,有的是力气,你想出国多少次就出国多少次。
银井村有一所学校,银井边防小学,学校开设汉语、傣语等课程,缅甸语通用,多语言教学。中国的教育条件比缅甸好,很多芒秀村民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银井边防小学读书,那些小小留学生,早上来中国留学,下午回缅甸吃饭,生活跟中国的小学生没什么区别,但在游客的眼中,就是上学出国,放学回国。
最惊喜的,是寨子里那一条世界上最贵的国界线,长度423米,中间镶嵌5068枚玉石,两边分别铺设黄白砖块,黄色部分是中国,白色部分是缅甸,寓意中缅建交50年后的今天,两国依然胞波情深。玉石国境线旁边,还有一座7777块玉石铺地的翡翠桥,真个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在一寨两国,最喜欢的,还是那金色的缅寺和那浓浓的佛教氛围。那一座一塔佑两国的寺庙,金色的外观,极具东南亚、南亚的建筑风韵,是一种神圣到极致的张扬。进入寺庙,那种恬静和轻松,是一种完全投入的思悟,更是一种升华的自省。那海螺型建筑上的微型佛塔,艳阳下,映着篮天,衬着大青树,恍然到了西天净土,静静伫立,仿佛听到了似有若无的大道梵音。
走着,看着,肚子饿了,才反应过来,已经在一寨两国呆了五个多小时。前面就有一处傣家饭馆,走吧,我们吃傣味去,那味道可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