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从小就有个梦想,可以当上作家
上小学的时候,我从第一篇作文开始,一直都是老师喜欢的范文级别,也就是从一次又一次被表扬作文开始,我喜欢上了看书,喜欢上了写东西,日记、周记、各种作文,别的小朋友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来几个字,我却总也写不够似的。
感谢我的爸爸,也算是个文艺青年,家里藏书虽不多,但柜子里、床底下堆了很多上个世纪80年代各种文学、电影杂志,那个时候上面的文章和小说都是后来很有名的文人和作者:王蒙、刘绍棠、冯骥才、陆文夫、韩少功、贾平凹、王安忆、高晓声、张洁、茹志娟、张抗抗……他们的文学功底扎实、深厚,写出来的作品深深地滋养了我。只是那个时候有些内容看不懂,但还是被文字的力量敲打着、震撼着。
看完了那百十本杂志,我又知道了原来还有世界名著、经典文学这些,四年级的时候用压岁钱买了一本盗版红楼梦,一知半解看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当时的想法就是书太好看了,我还想看,想看更多。
于是看得越多,作文写得越好,老师更加表扬,我就更加爱写,想要写得好,就又更爱看书。就这样,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偶然遇到了小学时我特别敬重的一位张老师,谈起高中分文理科的事情。张老师看着我,像是提醒又像是建议:相当作家,就选文科呀。
20多年过去了,我忘记了很多事情,唯独当时那一幕记得无比清楚。人到中年,陷入迷茫之际,有一天我又想起了张老师的那句话。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是很确定我真的相当作家,带过那么多届学生的张老师早就看出了我的想法。
我只知道我喜欢文字,喜欢看、喜欢写,成为作家这样的念头于我而言太奢侈。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想到互联网的时代来临,改变了这个世界太多太多。这也让我意识到:儿时的梦想,也行真的可以现实。
老阿姨的少女心,一直都在
从上大学开始,我在舍友的影响下,知道了“言情小说”。对,在这之前,我认为看书就是要看正经书,那么多文学名著都看不忘,这种用来消遣的东西,完全是浪费时间。可是,我也没有逃过“真香”定律,一头扎进去再也拔不出来了。从大学到现在,十多年了,我身边唯二没有变的,就是爱的人和爱的文。
当时都是去图书馆旁边的小书店租着看,熬夜看完再和舍友交换。我之所以会入坑,是因为发现原来言情小说的作者文笔也那么好,而且语言生动、描写到位、情节细致。而且舍友老三鉴别能力挺高,她说好看的那些是真的很有内容,我们看得不亦乐乎,什么席绢、于晴、典心、淩淑芬、左晴雯、古灵、寄秋……直到现在,她们的代表作我还能如数家珍。幸亏当时网文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泛滥,小书店的书也不到一年就没什么可看的了,不然我的大学可能都拿不到毕业证吧。
工作之后,为了缓解压力我又开始从网上看,而且发现大学时看过的经典言情小说都有网络版,一部接一部的停不下来。现在想想,应该也也有二三百本了吧。看的多了,我也在想:要不自己也写一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心里就好像有了一头野兽,总是想挣扎着破笼而出,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甚至能听见它的嘶吼和咆哮。
简单完成了构思,我就下手写了,可还没当上网文作家,就犯了网文作家的通病:越写越卡,完全写不下去。但是那头野兽不管我,还是一直不肯停下来放过我,只好继续写安抚它。
100天,一部小说,让猛虎出闸
第一部,还在写作当中,既然开始了我就继续下去,写成啥也看心情吧,至少这是完成梦想的开始。
第二部,给自己挖好坑,就在这100天当中写完,字数暂定6~8万,内容已经想好了。回顾自己的年少无知,诗样情怀,曾经的暗恋、分手,纯过也渣过,以此为灵感进行胡编乱造式加工,只为给年近不惑的自己一个交待。
5月16日至8月23日,每天800字,结营时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