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世界公认这里的小孩成绩好,创意强,快乐零压力。拥有500万人口的教育强国。在整个纪录片看了两次以后,发现一次比一次有收获,更有感动!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怎么评价?不是仅仅看官方数据及报道,而是通过这个地方普通的人,就能感知!在感动之余,让我对这个国家的庞大管理体系及最高决策者有了深深的佩服和好奇!希望能用笔记文字记录下来这个全球最幸福的国家。
感动之一:学校基于生活的现象教学。小学老师拉尼的“时间、年龄与我”现象教学主题。老师在讲述“时间”的时候让孩子用ipad拍照和录音来记录当下,由此延展出其他教学课程:数学、生物学、阅读等。“我”如何感知呢?老师让大家用手去感受自己的脸和脸上的器官,通过触摸去感知,同时可以创意这个“我”做成脸谱,让孩子们提升自我认知,发挥创意。关于“年龄”老师带孩子来到敬老院,请孩子和老人一对一聊天做游戏,并画下对方此刻的样子,以此来感知“年龄”。老师的结束语让我非常感动!“你长大了,不会记得任何一堂数学课,或是科学课,但会记得这个项目,和老人的对话,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这让我很感触,现象教学和我们现在管理中提到的情景领导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我们管理中参与过的情景领导培训更多是形式和理论,很难跟实际发生的场景做对接,这需要的不仅是现场模拟,更多的是要操作辅导。
感动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芬兰三、四年级没有任何考试,学校为了避免竞争,希望孩子们能真正学习如何学习。学校老师也不仅仅是用单一的学习结果和表现来评价和定义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或许你不擅长数学、不擅长艺术……但是你有毅力、雄心、为人公正、创造力、好奇心、同情心、爱……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发现力量!我自己从小的学习经历一直是被系统的单项成绩定义,从小被告知五音不全、没有音乐细胞,在音乐娱乐方面至今都是我的一个自卑点,尤其是在聚会的时候。芬兰的教育主张不要给孩子定义和贴标签,我个人非常认同这一点,我自己就是一个案例。要从小树立孩子的三观,而不是具体的要求。
感动三:政府到家庭对于教育的支持和理念。芬兰70年代做了教育改革,所有的私力学校全部纳入政府,政府让每个人都能上的起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新生儿家庭都能收到政府发放的百宝箱,里面包含所有新生儿的用品,政府每年还会根据民众实际需求做调整。学校免费午餐实行至今70年,同时教师的培训也是免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让我们做为有孩子的家庭父母来说真的是羡慕嫉妒恨!芬兰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依然值得我们借鉴,一位当地家长的一番话让我深有同感:“孩子不能随意打破边界,但可以自由讨论边界在哪里?为什么需要这些边界?让孩子明白不仅仅是我告诉你必须这样,而是,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为家长和职场人士来说最不希望孩子没有思考的被动接受,因为这意味着被牵制,但也不希望太过于表达自己而被孤立,人始终是要面临社交圈,这里面的平衡,做为成年人的我,至今还在学习。所以父母从小培养孩子思考能力,但又不能逾越边界,这种平衡需要掌握。
芬兰这一段有太多值得记录和反复研究的点,给我的启发和感悟颇深!从小让孩子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很重要!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别人的话,我们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人生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面对面的对话。通过从小现象教学让孩子更真实的知道自己所面临的环境,从中去发现每个人擅长的,然后从中发现力量培养出自己的特长或爱好。当你的人生中有一种爱好,你的人生不再孤单,不会绝望,这是很宝贵的。为了生活而学习。未来从来不只是有一个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