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同学约好,今天继续聊天,她给我说说她自己的经历。早饭后一切收拾好,我兴冲冲地上了微信。
没想到等着我的是一番嘲讽——她说:
我看了你简书上这几天无病呻吟的文章,别的不说,就拿《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那一段吧,好像你还挺感动,在我看来,他孙少安就是矫情!
孙少安还感觉自己正经历着苦难。什么是苦难?他做了以当时的价值观来看是错误的事,受到处理,这不是正常的吗?做错事就应该接受后果,他一个成年人有什么委屈的?!现在我们看来感觉可笑,但是在当时的孙少安来说,他应该明白当时的游戏规则,他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处罚,这是理所应当的。
再有,孙少安因为分穷而感觉到痛苦,这种痛苦人人都有,凭什么就是他孙少安的苦难?!他后来做了砖厂富起来后,他二爸家依然是半堆烂炕席,而且他二爸穷了一辈子,他孙少安只是穷了二十年,就受不了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要是人人都感觉自己正经历着苦难,还能活下去?
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生活在山洞里,贫穷吧?可是谁会整天无病呻吟认为是那是苦难?就是现在,我们多数人也只是解决了温饱,相比那些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来说,我们不是依然很低吗?我们感觉很幸福啊!一个人的幸福感需要物质基础,但是也不要太放大物质的作用吧。因为物质的充足与否都是相对的,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满足。
我告诉你,其实吧,他孙少安应该满足。为什么呢?因为他有那么好的一个父亲!别的且不说,就这一条,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富有的人!
你看兰花家的猫蛋狗蛋,少年的时候根本得不到父亲王满银的疼爱。再说就是现在吧,能够一生都得到父爱的有几个人?
她说到这里停下了。我能明显在感觉到,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带着很强的情绪。这是来自她自己的人身经历。过了一会儿,她接着说。
唉,一看到谁有父亲陪着还东不满足西不满足的,我就生气,就是感觉这个人太贪心了。
唉,就我那老爹,从来没有让我感觉过慈爱。我就从我爹批我书桌那次说起吧。
当年高中毕业,我连考了三年没考上。哎,你说我咋就那么笨叫?那政治呀、历史呀,就是背不下来,功也没少用,一考就那么点分,自己都没信心了。第三次没考上学,我连累再上火,也不知怎么就得了肺结核,治了一年多。治好之后,我还是不甘心,就又惦记着考学。
我妈听我说还想考学,叹口气,倒也没说什么,我爹倒是火了,骂我不知好歹,二十五六了还想考学,也不嫌丢人!人家这么大的人了都孩子满地跑了,谁像我这样,让他出去都没脸见人!他这话我全当耳旁风,这么多年听他骂骂咧咧的也早就习惯了。说实话,我也里也难受,也想找个好人家嫁了,可是那些农村人我真是看不上,我自己就已经是高不成低不就了。
那时候我爹妈在城里租个小偏厦子住,我妈给一家小作坊做饭,我爹出去做点零活。那个小偏厦子冬冷夏热的,地方也小。就一个屋,我们在中间挂上一个单子,外面大点,我爹妈住;里面小点,张单人床,我住。
有一天我看到一家人扔一个小书桌,只是旧点,还能用,就给也十块钱,搬回家里了。当时我可真是太高兴了,书桌这么一放,上学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从那天开始,我爹的脸就一直拉拉着,没开晴过。我就装作没看见。反正他也看不上我,我小时候忍着,都这么大了,再也不能受他气了。
这一学习,我发现自己的脑袋瓜子更不好用了,真像是锈死了一样。以前听老师骂“榆木脑袋”,现在自己可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是感觉这脑袋吧都是死芯的,里边一点亮都没有。可是还是不想放弃,就天天白天晚上地看书。真没想到,这样看几天,真有点用,那数学题英语题真的就一点点捡起来了。我这个乐呀。
有一天,我和一个以前的同学出去溜达,回家晚了,进屋时我妈就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嘘寒问暖的,整得我幓得慌,再看一眼我爹,他正鼓着血红的眼睛瞪着我。我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我奔进我那小旮旯,果然不出所料,我的书桌一空,上面什么也没有了!书呀本呀笔呀全没了!我心往下一沉,知道一定是那东西干的事儿。我眼泪哗哗地下来,冲到他跟前想论个究竟,妈早抱住我,哭出声来。妈这么一哭,我的心就软了。妈这么多年,没少受我连累也跟着挨骂。
过两天,我又在旧书摊上一本一本把课本制办齐了,又开始学习。这次我学会了,把书藏起来了,不让他看见,用一本拿出来一本,用完再藏起来。
你说我是不是挺聪明的?就像是打游击战一样了,得神出鬼没的。
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得注意点。我要是学习贪晚点,我爹就在那指桑骂槐的,多数时候是骂我妈。为了家里气氛好点,我每天也就早早收工了。即便这样,也没少受白眼。那段日子过的,每天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雷霆闪电的。
唉。他孙少安什么时候过过我那样的日子呢!
闲聊的时间总是过得太快,感觉还没有说多少,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都要去准备晚饭了,约好明天继续聊。
以前我也听她讲过和她父亲之间的矛盾,当时并没太在意,没想到当时已经激化到这种程度了。每天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父女关系紧张到这种程度,也真是够折磨人的。后来她又怎么样了呢?他们的父女关系又是怎么缓和过来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