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份来自36氪的调研报告《2021年年轻人加班报告》,报告显示,每天加班和经常加班的年轻人占比达76.1%,仅有1成年轻人下班后敢不回消息。
更有意思的是,报告也显示了这一届年轻人对于公司团建的态度。超过6成的年轻人认为下班后团建也是一种加班。
有人说,团建就是花公司的钱糟自己的罪;
也有人说,团建就是当着领导的面表演热情、哄领导开心;
还有人吐槽,团建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明明跟同事不熟,还得亲密接触,彼此尴尬。
其实叫冤的不只是打工人,就连老板也自称受害者。最近携程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超过50%的公司,年度团建预算超过600元/人;还有25%的公司,年度团建预算超过了1500元/人;很多管理者表示,只要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钱花多点也值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团建这个事情卷得那么严重?
1.
我觉得知乎上有个评论一句话说出了本质:“判断团建是不是加班受罪,要看受益人是谁?”
绝大多数被吐槽的团建,本质上都是为了公司的良好形象,根本没有考虑员工的感受。比如我们来看几个团建时的标配活动。
首当其冲的是拍照发圈。在团建时,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拍好集体照。因为集体照肩负着填充公司招聘主页和文化墙的使命。更有甚者,灰头土脸折腾了一天,你还不得不发个朋友圈,配文是“相当愉快的一天”,然后随手设置分组仅领导可见。
另外一个是公司聚餐。本来在公司里随意相处的同事,进入饭店就变成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公司聚餐的时候,会专门设置一个小舞台,员工要挨个上台,拿着麦克风发表团建感言,颤颤巍巍一通感谢,最后回到座位根本不知道今晚自己到底吃了啥。
还有的公司花大价钱,送员工去野外拉练。白天各种体能训练,晚上还要自己生火搭帐篷。领导觉得这是生存锻炼,很有必要。但是员工却叫苦不迭:“这分明是特种兵训练,求求组织放我回家!”
所有这些团建项目的出发点无一不是“领导觉得应该怎样”,很少有人顾虑到员工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
2.
其实,好的团建并不难做,只是老板们需要为员工着想。
团建不用一年一次,可以把团建常态化。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功夫应该花在平时。
比如哪个团队打了个小胜仗,就买个蛋糕,开个小型的庆功会庆祝一下。不但自己部门的人参加,也邀请其他部门的人一起,一个部门的胜利就可以带动整个公司的气氛。
除了这种随时发起的活动,公司还可以给员工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比如可以在办公空间周围开辟一个供员工喝茶聊天的半封闭休息室。空间不用太大,只够放一个咖啡机和几把椅子就好。员工随意在这里喝喝咖啡,碰上了就聊两句,有其他人听见了就加入聊几句,也不尴尬。
3.
关于增加团队凝聚力的项目,与其公司设计,不如让员工凭自己的爱好自由发挥。比如喜欢撸猫的同事可以组个撸猫局,喜欢运动的可以组个健身群,喜欢吃的可以弄个吃货群。
对于这些自发组成的兴趣小组,公司的行政部门不需要做组织者,应该做助力者。可以留意团队里谁比较能张罗事情,鼓励他们发起组织,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援就可以了。
其实,大费周章地设计团建项目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公司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轻推一把就行了。
所谓的管理,就是服务员工,把员工放在心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把别人放在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