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16 学习“”拟人化”

6.16 学习“”拟人化”

作者: 郝文越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21:18 被阅读0次

          今天的课程是拟人化。

        大家对“拟人化”这种写作技巧比较熟悉,这也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主要方式,当我们把那些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等事物看成“人”的时候,我们试着与他们交谈,听他们说话,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的世界就充满了人文关怀。当然,这样的视角来写作也有一番趣味。拟人化就是将一件事物写成人,换句话就是将人的特性是加在事物上。创造出能够思考,感觉像人类一样活动的事物,会让你的作品更容易理解。

        明白了拟人化是什么,以后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拟人化的表达效果:

    花朵奄奄一息地望着蓝天,渴求雨点儿的降落。(赋予人的动作和心理,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求)

      风儿边绕着屋子奔跑边大声尖叫。(赋予风人的动作,动作比较狂野,突出风的强烈)

      这屋子又懒惰又披头散发。(屋子是主人的化身,有了主人的性情和状态,突出了主人的懒懒散散和不爱整洁)

        闪电在天际跳舞。(闪电️ 的形状左扭右扭,就像一个舞者在使出浑身力气洒脱地舞蹈)

        树向着地面弯腰。(赋予树人的动作,表现了树的礼貌,写出了它的姿态)

      雕好的南瓜向着我微笑。(赋予南瓜人的神态,突出了我雕刻成功之后的快乐)

      常春藤用细长的手指绕着树干。(这句话中既有比喻又有拟人,把常春藤的藤蔓说成是细长的手指,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常春藤的姿态。)

      看见,拟人化可以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等,便于突出某种姿态和某种情感。

      我们可以借助“拟人化”配对表进行常规的训练,锻炼自己的写拟人化句子的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练习的时候,尽量做到自己的想法能给人惊喜并且独一无二。

1.可以思考这个事物的动作,与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如我们用手、脚或嘴巴做到的事:调、抓、轻声说话等。

2.鼓励大家创作特别的画面,尽量避免提到以前听到过的东西。

3.配对结束以后,试着扩充句子。例如:树叶舞蹈。可以变成“树叶在霜冻的大地上安静地舞蹈”。可以添加副词和形容词等来修饰。

        拟人化的句子常常出现在描写环境的语段当中,儿童诗中也大量运用这种手法。在我们前面读到的儿童诗中有很多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方法。比如,唐思卓的《太阳》中有:我轻轻拉开天空的窗帘,藏在蔚蓝的背后,用金色的眼睛看着春天。林武宪的《阳光》当中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这些句子读起来活泼可爱,也可以体会到写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比如《桥》中描写洪水的句段也运用了拟人化句子: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这些句子可以刻画出洪水的来势汹汹肆无忌惮,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做好了铺垫、推进和反衬。

      我也写一段话试一试:

      雨肆无忌惮地冲刷着这世界,他要把这半年来压的人们喘不过气的病毒冲走,他想还给人们一个洁净的世界,去抚慰那些还在愤怒的、抱怨的、哭泣的、无处躲藏的人们的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16 学习“”拟人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xk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