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弟子问:
最近一些年,汉地有很多地方也开始举办南传禅修,慈心禅、内观毗婆舍那、动中禅,虽然禅修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是都可以统摄到三十七道品当中呢?如果可以的话,这些禅修方式都对应哪些道品呢?
上师仁波切:
嗯,这个问题非常好,这是我们修法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常,按照佛世尊所宣讲的教法,我们根本的纲领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即:
第一、戒学,藉由清净的八聚别解脱戒作为基础,就像良田一样;
第二、定学,通过闻思修之中的闻法、思辨,对于教法的见地获得了领会之后,展开令心不偏离见地的修行。
而这部分分成两大类:令心专注法义不散的力量,是奢摩他,也就是禅定的部分;而所专注的见地是毗婆舍那,就是智慧的部分。前者通常以九次第定来归纳和概括,后者则属于慧学的部分;
第三、慧学,这个分为三种:
一、闻思所得智慧;二、修所得智;三、无师自然智。
第一种是以领会为主的,第二种是获取了局部的经验,最后第三种是达臻涅槃的果位才能获得的。
之前我们也大概地讲述了见地的要点,只需要获得清晰的领会,然后付诸实修便可,作为我们个人希求解脱道的实践来说,并非需要过度地广学博闻。
为什么呢?因为真正地对治我们烦恼的,是需要契合我们自己的业力因缘的部分,如果能够生起确定无误的领会,那解脱道并非需要许多的支分才能达成。
作为趣入禅定的方法或者入门,就是江湖中传说的九种住心。这个也是不同的实修传统,会有不同的翻译用词和领会,按照《大乘庄严经论》的说法,分别是:
一、安住,即能够将心安住于所修教法之上的开端;
二、摄住,即心念外散的时候,能够自主地将其内敛;
三、解住,知道心、境的关联,而能够摄心于内;
四、转住,即知道心的境界,乐于安住;
五、伏住,即调伏疲厌之心,能够发觉微细的过患,令心安止;
六、息住,即觉察心念的起伏,能够令其止息;
七、灭住,贪等心念生起的时候,能够迅速将其灭除;
八、性住,能够了知心的本体清净,能够于此自然安住;
九、持住,自能安住开始,由此生起正定。
其他实修传承当中,也有内义相同、名词稍有不同的说法,分别是:初住、续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专注、等持,只是翻译和解释的侧重点不同,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大概总结一下,作为我们初业行者,从开始想要试着修行传统的禅定之时,就要在一个没有打扰的地方,不要在太亮、太暗、阴湿、燥热、风口、危险的地方,将自己的坐垫准备好,修行禅定的时候,坐垫的后方要略高出前方一寸左右,这样便于久坐而且不会太疲乏。坐垫的填充物要软硬适中。
随后,我们尽可能以正规的方法来端坐,即七支坐法:
一、腰椎正直,这时候可以先吸满一口气,让自己的身体端直,然后缓缓地呼出,就保持在那个状态便可;
二、足结跏趺,如果能够,我们先将左脚拉到右腿的腿根,再将右脚从外面交叉拉到左腿接近腿根的部分;
三、双手依序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将两个拇指轻轻地碰触在一起,这个被称为平等印或者定印;
四、双肩舒展,避免过度朝前抱合,也不要朝后硬撑,做到舒适而便于呼吸,能够放松为主;
五、微收下颔,就是避免将脖子伸长或者仰头,让目光便于看到接近自己腿部的地面;
六、略垂双目,眼睛的视线尽可能在膝盖往前不远的位置,在不需要费力抬起眼睑的自然下垂的放松状态,避免闭目;
七、舌抵上颚,为了有利于调整呼吸,将舌尖朝上卷起,轻轻地碰触到上腭便可,这个是熟能生巧的,刚开始必然会有些不习惯,可以多加锻炼便可。
这样坐好之后,再次长吸气,让自己的腹内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隙,然后保持脊椎放松的同时,一边轻微地鼓起小腹,一边从鼻孔中轻轻地把气呼出,然后保持这个状态。
正式修行禅定的时候,是有两个分类的,就是依靠自己调整呼吸和心念来修,或者是专注一个物品或者佛像等所依物,凭借这些方法,让我们的心慢慢地宁静下来。
随着我们的心越来越安静,这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内心原来并不宁静,反而是思绪万千一样,
对!这个就是最初已经看到心念起伏和纷扰的开端,这就是说明,我们已经从对自己的心念完全不知、不觉的状态当中,生起了能够觉察、看到心念的警觉。
从此开始,依靠九种住心所说的次第,一步步地走向更加纯熟和具有把握的境界,待我们获得了九住心的最后把握之时,就是接近初禅的入门了。
79
上师仁波切:
(续前)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作为初学者,通过不断地激发自己的热情,精进地修行九种住心的方法之后,
会根据我们精进与掌握的程度,依序出现从“躁乱”到“知道自己在躁乱”,
然后通过“知道”而“积极地静下来”,
再从“散漫”到“逐步专注”,
然后通过“了解一切散漫与动荡的念头都是心念的作用”,从而逐步“将散漫和分别的心念澄净下来”,反反复复地将每一次失念都找回来,继续串习,达到心的“专注”和“宁静”。
从实修派祖师的教言当中来概括,我们会经历动荡、找到能够宁静的方向、把握能够导致宁静的方法、获得力量、把握不失,这样的五个过程。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这样修行,消除了我们粗大的散漫,并且以极为渴望达成佛世尊所说的甚深禅定作为志向,而最后的达成,务必伴随着稳定的“轻安”觉受,这对我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为什么呢?
因为有经验的祖师说,共同意义的禅修,目的就是通过修行禅定的力量超越“三界的业力”和“烦恼”对我们的障蔽。
而最初入门阶段,首先要超越的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贪欲,因为这是在三界之中最低、最粗大的烦恼。
因此,欲界的主要特征,就是贪欲和因为贪欲引生的嗔恨心。
如果我们达到了初禅的境界,就是通过禅定的力量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欲界的业力和烦恼对我们的束缚。
因此,“轻安”的觉受,将是验证我们走向超越三界的第一步,希望通过修行禅定而达成究竟解脱的有缘者们,理当对此极为殷重勤修才对!
虽然许多不同传承对于达到禅定的说法各有侧重,我们这里仅仅依靠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兄弟以及具有经验的祖师所作的大致区分了解便可:
所有三摩地的本体,就是心得专注的心一境性,而这时候必然伴随着身心的轻安。
九住心的修法虽然尚未达成真正的初禅,但是,以轻安作为开始,就已经具有镇伏欲界粗大烦恼现行的力量,而且因为身心轻安、喜悦、精进的缘故,如果继续串习,便会趣入色界初禅的境界。
之前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地强调过,佛法与非佛法的分际,就是因见地引生不同的道路。禅定也是一样,虽然从名字上来说,同样是四禅八定,但是,由于我们对于见地的认知差别,从刚开始就符合解脱道的修行才是正确的修行方式。
如上所述,当我们通过修行九住心能够生起轻安的时候,就是已经可以通过禅定的修行超越粗大欲界烦恼的时候,不仅内心获得了宁静与喜悦,身体也获得了安乐的感觉。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80
上师仁波切:
那么,我们所说的解脱道是指什么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修行的道路就是两个重点:止观双运。
止,就是奢摩他、禅修一类;
观,就是正见所摄。
也就是说,只有将无误的见地与斩断三界烦恼现行的禅定结合,并且达到了超越三界的最后禅定——真正地将究竟的止观二者结合为一的力量——灭受想定或者称为金刚喻三摩地的时候,才会真正地成就阿罗汉果。
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之前,遵循九次第定来修行的过程之中,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初禅的境界,那就用见断烦恼来检查一下,
自己对于超越轮回的认识,是否已经毫无怀疑?
是否已经获得了轻安,乃至得到了能够镇伏欲界烦恼的定力?
我们是否已经超越了被人否定或者伤害之时生起逆反与嗔恨的局限?
莫说获得法眼净,只要我们能够在初禅未至定之中获得轻安的情况下,也会法喜充满,不会轻易生起恼怒之心啊!
所以,哪怕是单独讨论声闻解脱道,也要通过见修行果来规范,对照我们自己实际上的见地、定力、行为、把握,克己复礼地遵循佛世尊所说的道路无误行持,这才是面临生死能够心无愧悔的做法呀!
因为时间与篇幅所限,我们就精要来说,大概是这样的:
根本乘解脱道的见地:是四谛十二缘起为纲领的内容,实际衔接获得声闻见道位的见地,就是四谛之中区分出来的十六种智慧(详见附录2);
根本乘解脱道的修行:是从三界禅定之中的未至定直至超越三界的第九次第——灭尽定之间的禅定;
根本乘解脱道的行为:上等是结合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和十二杜多行(详见附录4)的粗细戒律,中等为沙弥戒以上的戒律,下等至少也需要护持清净的五戒。
附录 1:
四谛各自分四,共成十六种行相:
一、苦谛四相:无常、苦、空、无我;
二、集谛四相:苦因、苦集、区分(生)、缘体;
三、灭谛四相:灭尽有漏、寂静不动、妙无过咎、超离苦业;
四、道谛四相:正道、明法、行法、出离。
南传《小部•无碍解道•俱存品第二•谛论》对于四谛十六行相的记载是:
一、苦谛四相:有害、有为、烦热、变坏;
二、集谛四相:存续、因缘、合、障碍;
三、灭谛四相:出离、离、无为、不死;
四、道谛四相:出离、因、见、增上。
生不出现,灭不出现,变动不出现。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无为之无为相。
新译为:
诸比丘!不生不灭不迁变,此三无为无为相。
附录4:
杜多:梵语dhūta【धुत】,慧琳音义二曰:“杜多梵语也,古曰头陀。十二种苦行,具如本经所说也。”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束、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梵语:dhūta-guna धुतगुण)。
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
(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
(二)常行乞食。
(三)次第乞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
(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
(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
(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
(七)着弊衲衣,穿着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
(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
(九)冢间住,住于墓地。
(十)树下止。
(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
(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