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我其实对这一段历史也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是河北人,也就是战国时期燕国、赵国的所在之地。说起赵国来,说实话我第一个想起来的也是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数十万的赵国士兵,白起也名震天下,这本书的故事就是从赵国开始的。
不一样的战国 不一样的战国我自己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作者把历史和书中的人物用一条条的线索贯穿起来,看起来一点也不违和,甚至我看完这本书之后专门查了查赵高这个人,我自己都信了赵国曾今是赵国的王室,百度了之后发现不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赵高的形象可能都是一个奸佞的太监,他权倾朝野,指鹿为马的成语就出自他的故事。我很感谢作者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赵国,不仅仅是书中的赵高,更是历史中的赵高。
书中的赵高和嬴政在落魄时是彼此信任的至交好友,可在富贵的时候却早已失去了本心,他们两个人越走越远。
不一样的战国 不一样的战国权力足以让一个人疯狂的改变,嬴政从离开赵国起就早已不是住在质子府中的他了,回到秦国后他体会到了权力的重要性,当所有人都在觊觎自己的王位时,他能做的就是忘了自己是谁,而时刻记着自己作为王该做的事。
嬴政要杀赵高,这是令赵高没有预料到的,这是两人之间的第一道裂痕,而第二道大概就是嬴政逼迫赵高亲手杀死自己的哥哥,那个对于赵高来说唯一可以称为亲人的人,第三,虽然赵高痛恨赵国的祖父、父亲、母亲,可是他到底还是赵国人,嬴政覆灭了他的国家,所以最后秦国的大权到了赵高的手里,他用手中的权力报了灭国之愁也合情合理。但是大家要注意,这只是历史衍生的故事,千万不要当做正史去读。
还有我想说的就是扶苏,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就很喜欢,我想嬴政给自己的长子起这样一个名字一定是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扶大秦之社稷,苏天下之苍生,嬴政希望自己的长子能像扶苏树一样茁壮成长,而扶苏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广纳贤才,主张于民休息,轻刑法,他在处理朝政上很有天赋,虽然他的许多主张与嬴政不符,可嬴政还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长子扶苏可以君天下,最终传位给了扶苏,可扶苏却被李斯和赵高联合害死。我想说如果是扶苏当皇帝的话,秦国不会那么快灭亡,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