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们的表达常常被误解?
说了一遍又一遍对方还是理解不了、说不明白?
说了也不听、听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会做?这又是为什么?
让我们试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思考这些问题。
传播是什么?
传播是信息的交换,信息的交换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间、群体间、大众社会间。
传播双方就是发送者和接收者,接收者可以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信息。
信息包括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外表和环境语言等等。
所以要传达正确的信息给对方,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能够传递出信息的因素,信息是一个综合多种形式的呈现过程。有时候你嘴上说着愿意、同意,但身体却在往后退、或脸上表露出皱眉,其实表明你还有怀疑,这样对方接收到的信息就不是真实的,虚假信息的传播只会越来越偏离它的本来目的。
传播的过程:
发送者-编码-渠道-解码-接收者。同时在传播的全过程中都存在一个特定环境。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对方不能正确理解你想要表达的,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受了影响,都会造成这个结果。所以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先补充环境背景帮助理解,然后直接说明目的、原因,再简短扼要的说明过程和步骤。
当我们在和人沟通的时候,先说明问题的背景,要足够具体、提供图片等其他说明性的内容,使双方处于同一背景下思考。
传播学发展史:古典应用传播学,也称修辞学。
古罗马时期有很多的政治活动、公众演讲,传递者需要通过演讲和辩论技巧来达到说服民众的目的,此时接受信息的人是完全被动的。完全受传递者的听众分析、内容组织等能力影响。
修辞学包含了三要素:理性诉求、情感诉求、人品诉求,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以德服人。
理性诉求,利用数据或者逻辑说服他人,逻辑法包括:举例论证、总结归纳、三段式论证,三段式论证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推导结论。例如:
情感诉求需要了解听众 心理和情感特征,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表达者常常带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暗示性的语言来影响听众情感。
人品诉求常常是听众对表达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深信不疑,所以听众不经思考就选择了相信。好人说的话让人相信,从来不是因为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是好人。
现代应用传播学,把接收者划分了两个层面,主动的或是被动的。
如果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发送者可以从影响力原则出发,利用互惠性、稀缺性、权威性、一致性、偏好性、共识性来影响受众做出决策。
当接收者是主动时,人们可能拥有高动机和能力,此时他们会考虑多方面的信息来思考决策。人们也可能缺乏动机和能力,此时他们会被主观印象、共识等信息说服做出决策。
此时影响接收者的维度包括:广告媒体、参与度、项目知识水平、理解度、注意力、情绪、认识的需要等。主动的接收者会从这些维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后做出决策和判断。
案例分析:直播带货火的原因,情绪引导为主,虽然是真人面对面介绍,但是隔着一层屏幕会给你安全感和控制感。自己拥有绝对决策权的感觉很棒,你相信这是自己经过判断后做出的正确决策,所以你还会找到千千万万支持的理由。
OMG,买它!
原本只有手机、电脑这些大型的、贵重的物件,才会有发布会、路演,现在小到擦手纸都有专门的直播宣讲,当然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我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
总结一下
作为信息传播者,我们可以利用人大脑的弱点、人性的弱点、人生存本能、先天条件反射,来传播自己的理念。让接收者不经过大脑思考,意识还未察觉到,判断决策就受到了影响。
几千年的进化把有关生存、繁衍的条件反射已经写进我们的基因,察觉和抗拒不了。但要利用好它们需要对人这个群体有更深刻的了解,它可以衍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在人这个群体中会有一些大多数人公认的规则、制度,或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对群体的研究和洞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传达到传播目的。
作为信息接受者,我们要知道自己并不能时刻保持理智客观,因为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大脑替我们做出有失偏颇的决策和判断。
所以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平衡信息不对等的局面,避免在过激情绪下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