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底子 从作为一个淳朴的人而言 有厚薄。对于薄的底子,处于不安之中的孩子,抱歉,是爸爸妈妈的问题导致了你的亏欠。我尽力能对此有所弥补。这底子是一生路上的资本。底子薄而没有好的境遇就容易走上偏激的路。而做一个僭主即使侥幸成功,这成功本身就天生就是大不幸。
大人漫不经心地磨着孩子先天带来的浑然的淳朴之气 并不以为损失。或者竟以这种丧失带来的偏激为成就的条件,有意为之。生存的可怜和想象力的局限代际相传。一个空洞在挤压中复刻下另一个空洞。
2
to B.s
有两种focus 作为被关心的对象的中心 和关心它人时自己作为中心。前者如同为别人的光所照射,后者则自己作为发光和热的太阳,关怀别的东西。
以及
人内心真相的乞丐,或者作为满足者有心关爱。
3
上帝的工作如果是造就一个向善的主体,一个承载自身意识的存在者,那么,它就得放手让人自己取学习、试错。要允许它犯错。
如果坚持人不能犯错,又不能把人直接造就为神,那么余下的选项就是单纯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东西那样无知不觉而总是服从自然法则地运动。风中滚石不会犯错,但是它也谈不上正确。它毫无自由意志和意识的自觉或认知可言。对它不存在伦理命题
或者说,如果要求不犯错,就在要求人的全知。而这是不可能的。
而对人的判断作为要求提出为真,至于怎么为真,则是人所要给出回答的东西。一步一步做出来。这就是有根据地想说和做。
4
文化和和制度 就是语言游戏的用法。见识更多的语言游戏,见识的不只是语言游戏本身,而是作为其用法所给出的生活形式的种种。但是,后者始终要基于前者作为可见的东西之上被给出来。语言的丰富相应于逻辑指可能的丰富。贫瘠的语言相应于贫瘠的思想。
5
实在和非实在在作为逻辑的产物的灵魂里,融合了彼此的界限。就像弗雷格的数 真,它们一方面作为二阶概念,是概念,另一方面,它们是抽象的逻辑对象,作为对于。概念和对象的边界在这里也有一种融合,基于用法的区别。
灵魂作为逻辑对象,基于逻辑而产生出来的概念。
6
对于正义的界定。首先是作为问题提出来,正义作为一个什么东西,在实践中处于怎么样的一个逻辑位置中的东西被讨论。这就是一种从外部效用对于正义作出界定:自身好和结果好。正义基于好被界定。或者说,为善所定义,以善为标准。然后才是对于实践中怎样做才是正义的探究。理性对于荣誉和欲望的统辖。
在对于善的讨论里,也一样有着类似的情况。善作为善者的原因。这是从外部关系或者说和别的给出来的东西能够谈论的东西的关系在逻辑位置上对善作出界定。善者是基于经验可以谈论的东西,它先于善的定义就可以合法地谈论。这里有一种语境原则的展示。二阶概念的分析就是基于经验的东西的分析而指出来的抽象的东西。善者比如城邦的正义,就是一种目的在先的情况,它是可以经验的基于一种合目的论合法地谈论的东西。但是正义本身却是实践中在先的先天逻辑,它不是后于经验的目的的东西。从前者到后者就是二阶概念的分析。由此也决定了正义并非一种实在的绝对真理,而仅仅指出了一种相对的形式的理念,非实在的理念,形式逻辑的东西。它始终为理性 智慧和欲望在经验情况下的具体内容留下了空位。正义只是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指出概念之间相对关系的联系。善的内容 内涵或定义,最后落到作为方法论的辩证法上,就是对于这种思辨本身的突出。
7
人皆有向善之心。这是先天的。但是要把善做出来,却不是想想就够的。还要落实到想和做的真上。作为方法论的辩证法,一方面是产生出真来的原因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事物的真受到认知的原因。它同时是本体论上在先的原因,和认识论的前提或原因。真在于一个作为善者的实在的理念,它是真的,使得这理念是逻辑上可行的,做的出来的东西。给出怎么做的步奏,使得理念是可行的,逻辑上成立的,这是实践领域的理念的逻辑配置的要求。人不但先天向善,而且还要为善者的做出来(包含怎么做出来的方法)负有责任。只有作出善的东西来,善才作为实践的诉求做到了,完成了。
善在求真中作为落实的必要一步。上下而求索的路的一步
8
理解是实实在在的落到有细节有内容的东西上,语言游戏和文化制度的实实在在的咬合,才能够说理解的落实。
实践中蕴含伦理判断的理念,也是需要落实到可以做的出来的方法或步骤上,才谈得上真和实在,而非空想。理念之为摹本,如果还没有考虑方法或怎么做出来的使得其逻辑上可能的步奏,那么这理念就还只是没有落底的想,它还并非真的。
摹本之为摹本,应该像几何中三角形的理念,它是任何三角形所共同分有的那个东西。它还不是任何具体的三角形,为任何具体的三角形的种种个别的或偶然的性质留下余地或空位。摹本这个概念有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对着一个圆临摹出一个圆,摹本对其造成的结果的东西的全部细节或具体的东西负责。而这是不对的。苏格拉底的理念作为摹本,考察善这个理念落到作为方法论的辩证法上,它是非实在的,而非实在的理念,它作为实在的理念作为真理和知识的原因。它的摹本对于按照摹本所做出来的东西而言,仅仅是指出后者的做中的绝对原理,方法论的东西,而非规定好了后者作为结果的东西的一切特征。如果把实在看作是满足的东西,实在的理念比如城邦的正义,那么苏格拉底的作为摹本的理念突出来的是善之于它的非实在,不满足的特征。突出一种类比概念分析中二阶概念的东西。
9
人的使命不是来在结果上接受迎合我的需要的或好的东西,而是一切都在于自己的想和做,要先基于对自身的需要的探究,认识自己,然后去践行这诉求,把它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产生本身就已经是苏格拉底所谓地府中的行走。最初是欲望的面目展现出来的东西,任何理念总是首先要做好欲望的处理。理念最初是作为欲望的整体的审视的统一而产生出来的统一而起的。智慧就是相应的整体上的洞见,在实践上就是远见。时间就是诉求、做和结果之间的逻辑联系。
人性作为实践中不但是认识自己时需要的给出的来源,也是其践行中要落到实地在基于其做出来的基底的东西。基于较原始的欲望 较低的人性诉求,对较其上升的人性诉求的产生出来后的做出来。就像用砖石构造建筑。砖石和屋子之间有种质料和形式的关系。砖石自身作为实体又有其自身的质料。
人在实践中总是要一方面心存向善之心,并探索出向上的路,另一方面,任何本体论和认识论并存的上下而求索中的每一步,都是要脚踏实地,基于或者自然界中物性或自然规律,或者人类社会中人性固然的实然中做出来的。和自然现象打交道要尊重自然规律,它是事物对于外部输入的相应的固然规律,它就是这样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和人打交道时,则是类似的人性固然的实然。人总是基于各自基于人性固然而来的诉求作为考虑事情的轴心,这决定了它对于社会生活中和它者的关系的本质。
地府,和经验科学一样,不惧实然。并且,恰恰是在实然中迈出一步,使得这一步是实在的,而非空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