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

作者: 彦宝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0:42 被阅读0次

    大概不会有教师不同意,我们教育工作中最"硬的核桃"之一是对"困难"学生做工作。他们比一般学生在理解和记住教材上要多花三、五倍时间,第二天就忘了所学的东西,因此,在学习教材后不是隔三、四个月,而是隔两、三周就要让他们做防止遗忘的练习。 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正是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教学大纲",对这些孩子能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他们来说,把学习仅限于必须记牢的材料是特别有害的,这会使他们迟钝、僵化,养成读死书的习惯。我试验过许多减轻这些学生脑力劳动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范围.是的,这些儿童需要尽量多读些东西。我在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工作的时候,经常关心为每个"困难"儿童挑选一些用最鲜明、有趣和吸引人的方式阐明概念、结论和科学特点的书籍和文章,供他们阅读。应当让这些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尽量多产生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来找我,这是对他们进行智力教育的很重要的条件。  在"困难"儿童所读的和在周围世界所看到的东西中,应当不时出现某种会使他感到惊奇和诧异的东西。我对"困难"儿童做教育工作时,一直遵循这个要求,这也是我对所有教师的建议。大脑半球皮质的神经细胞萎缩、怠惰和虚弱,可以用惊奇、诧异来治好,正如肌肉的萎缩可以用体操治好一样。儿童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感到惊奇、诧异的东西时,很难说他的头脑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无数次观察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惊奇、诧异的时候,有一种强刺激在起作用,仿佛唤醒了脑子,迫使它加紧工作。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小费佳。我从三年级到七年级教过他五年。他的绊脚石是算术题和乘法表。我确信,这个孩子只不过是来不及记住习题的条件,作为条件的基础的事物和现象来不及在他的意识中形成概念:他心里刚想转入下一步,却忘了上一步。和费佳相似的孩子在别的班里也有,虽然总的来说不太多。我为这些孩子专门编了一本习题集,约有二百道题,主要取自民间教育学。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绝大多数题不需要作算术运算;解这咱题首先意味着要思索和动脑筋。下面就是我编的《散漫和粗心儿童习题集》中的两道题:  1、三个牧羊人,由于夏天炎热而感到疲劳,躺在树下休息时睡着了。一个淘气的牧童用橡树上和的"墨果"把睡觉人的额头涂黑了。三人醒后都笑起来了。但是,每个人都以为他两个人是在互相笑对方。突然,一个牧羊人不笑了,他已经猜,他的额头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想的?  2、在广阔的乌克兰草原上,古时候有两个相隔不远的村庄--真话村和谎话村。真话村的居民总是说真话,谎话村的居民总是说谎话。假设你们当中有谁突然能回到古时候去,来到了这两个村庄中的一个村庄,只要向头一个碰到的当地居民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知道是到了什么村庄。那么,应当提什么问题呢?  开始,我们仅仅读习题,就像读有关鸟兽、昆虫和植物的有趣的小故事一样。过了不少时间,费佳才明白,这些故事就是习题。他想了想一道最简单的习题,在我的帮助下解了这道题。解法之简单使他感到惊奇。费佳问道:"那就是说,这里的习题每一道也都是可以解的?"于是,他整天整天不离开习题集了,每解一道题就感到像是取得了大胜利。他把解出的题抄在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在文字旁边还画出了题中的鸟兽和植物。  我为费佳专门配备了一套小丛书,有近一百本小书和小册子,他从三年级一直读到七年级。后来,我又建立了另一套小丛书,有近二百册书,除费佳外,还有三个学生也使用了两年。一部分书和小册子同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直接联系,另一部分则没有直接联系。我把阅读这些书看作是一种脑力锻炼。  到五年级,费佳的成绩就赶上来了,能和其他学生解同样的算术题。到六年级里,他突然对物理感兴趣,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一个积极分子。创造性劳动引起他的兴趣愈大,他就阅读得越多。以后,他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课。他的每个困难都是通过阅读而得到减轻的。  念完七年级后,费佳进了中等专业学校,成了一个高度熟练的好专家--调整车床的技师。  我从来没有给费佳及其他这样的学生为了学会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而补过一次课。我教儿童阅读和思考。阅读似乎起了诱导作用,唤醒了思想。  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儿童,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的手段,而读死书是一件大坏事,能使智慧愚钝。学生思考得愈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不懂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而你,作为一名教师,工作起来也就愈容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h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