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流传于重庆酉阳、湘西、鄂西一带的土家族民间曲艺,也是土家族人最喜闻乐道的文艺表演之一。在土家山寨,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幼,每个人随口都能唱上几句三棒鼓词。
说起三棒鼓哇,(锵锵锵)
学又学得苦,(锵锵锵)
三岁学到一十五,(锵锵锵)
学起哟,学起走江湖哇。(锵锵锵)
这一段唱词,常常会是三棒鼓艺人的开场白,也说明了这种民间曲艺的性质,从小开始学艺,学成后走村串寨,盘山过河,四处飘荡,卖艺为生的艰难和心酸。
每逢过年,总会有走脚的三棒鼓艺人,三人或五人搭成一个班子,沿着各乡各寨,挨门挨户,唱一些喜庆吉祥的鼓词,给主人家拜年,讨一些打发。如果主人家没有特别邀请,每到一户人家唱上几段词,敲一下锣鼓,等主人家或多或少地拿出一些糍粑、苞谷、烟、酒等馈赠之后,他们就收拾着赶去下一家。
最开心的是细伢子们,从锣鼓在寨子口响起的时候,就有耳尖的,一溜烟地就跑过去了。一开始是三三两两,到最后,塞子里细伢们几乎全部出动,一路浩浩荡荡紧跟着三棒鼓,嘻嘻笑着,玩闹着,不时高声地呼朋引伴,声势热闹极了。

沿着寨子里的人户拜过来,也会有光景好一些的人户,单家或是几家凑上一盘丰厚的谢礼和红包,邀请三棒鼓在门外宽敞的院坝里,好好地热闹上一场。
这时,走脚的艺人们就架好锣鼓,摆开架势,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另外一人拿出三把尖刀,开始上下穿花一般耍起来。只听见打鼓的人,一边清着鼓点,一边就清了清嗓子,开口唱到:“我路过贵家门,主人家几热情,粑粑腊肉就装满盆,等我哟,等我来承情”,这边声音才落下,敲锣地就接着唱起来:“这个主人家,今年要大发,金银财米摆不下,再生喲,生个状元伢。”……
三棒鼓的唱词简单,四句一段,语调和谐押韵,声调平稳没有什么起伏,除了一些经典唱词,更多即兴编唱。厉害的艺人是看见什么就能唱什么,和土家族的山歌类似。唱词胜在诙谐幽默又极富生活气息,过年过节,则唱词更多一些吉祥祝福的唱词,逗的主人家红光满面,既乐呵又舒坦,谢礼也给得越发爽快丰厚,围观的群众也经常被逗的哈哈大笑。
但观众们更愿意看的,还是抛刀子。一般是三把短柄尖刀,手艺好的,一次性能耍五把刀。尖刀在抛刀人的手上上下翻飞,突的给你来个“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看得你眼花缭乱之际,又给你来个“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单、双背花”……总之,花样无穷无尽。那时,只见尖刀在空中左右上下穿梭,寒光闪闪,越抛越快越抛越高,当刀子抛到极高处时,耍刀人一个腾空飞脚,转身外摆,斜腰扭胯,稳稳落地继续接刀上抛,让观众目不暇接,只是屏息宁气,眼睛一眨不眨,视线随着刀子上下,既紧张又刺激,看到惊险时,不知不觉间后背都浸出一身汗来,看到精彩处,更是情不自禁地连声喝彩,而抛刀子的艺人在喝彩声中,脸上也会微微地露出一些自得之色,偶尔还会一边耍刀一边满场度步,接着另外两人的唱词,和上一段。
“刀刀三块铁,敢抛不敢接,落到脚上要出血,找药哟,找药要一歇(一阵子)。”

有好事的年轻伢子会撺掇起主人家,整出一些名堂来考较这些走脚艺人。比如:把红包的钱都换成零壳子(硬币),洒在院坝的地上,抛刀子的艺人就需要一边耍刀一边蹲下去四处捡拾这些零钱,中间刀子还不能停下落地,如果中途尖刀落地了,就只能重新来过;也有把红包挂在院坝当头大树高高的枝丫间,要拿红包,必须用尖刀把红包打落下来;还有的会把尖刀换成分量更重的砍柴刀或则是大菜刀……好在这些走脚艺人从小都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这样的考较添加了一些惊险,也更增加了观赏的激情。有考较,过关之后得到的谢礼自然也会更加丰厚。当然,如果技艺不过关,就只能灰溜溜走人了,虽然事先说好的谢礼不会改变,名声却要打一些折扣,而名声也是他们吃饭的本钱。
上面说的是武考,也有文考的。文考一般是猜谜,对四言八句,或则也用对歌的形式对艺人们进行刁难等。
我有一个堂哥,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弯算(捉弄)人。有一年过年,他留了一支三棒鼓队在家里热闹,临近收场的时候,给这些艺人出了一个题目。他在堂屋用箩筐装了半筐新谷,又在谷子上面放了一把镰刀,一把筷子,还有一丈二尺崭新的红布,和半条哈德门的香烟,要这帮人猜答案,猜对了,这半筐的新谷和箩筐里的东西都归他们了。八十年代,对于多山少田的土家人来说,半筐谷基本上是一家人几个月的细粮,也是很高规格的谢礼了,只可惜这班子艺人,却没有猜出来。为此,我这堂哥还洋洋得意了很久。
除了过年拜年,一般山寨里红事喜会,也会请上一班子来热闹热闹,农忙时节的薅秧打谷则是为了来给做活路的劳力们攒劲。
三棒鼓的唱词有即兴的随编随唱,也有很多经典的唱词,像是《十绣》《十想》《十恨》《劝孝》等等,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十绣》的歌词。
一绣天上星,星多管万明;又绣南京对北京,才绣吕洞宾。
二绣明月梭,梭过了九条河,又绣美女配情哥,才绣蓝采和。
三绣校场坝,红旗二面插;文武百官两坐下,才绣姜子牙。
四绣鸳鸯鸡,绣在姐房里;又绣龙王两夫妻,才绣铁拐李。
五绣一只船,船儿下江南;又绣艄公把船弯,才绣薛丁山。
六绣杨六郎,把守山关上;又绣焦赞与孟良,才绣楚霸王。
七绣洛阳桥,桥儿万丈高;又绣桥下水漂漂,才绣张果老
八绣八角楼,八角对九州;又绣江河水倒流,才绣曹国舅。
九绣九条街,布台对布台;又绣生意和买卖,才绣蔡伯阶。
十绣一支莲,绣在藕中间;两边又绣花牡丹,才绣潘金莲。
我十样都绣起,没见郎来取;丢下荷包打鞋底,我各要回去。
这段唱词,既唱出了土家土绣的繁复精美,又体现了土家幺妹久等情郎不来的幽怨和对情感的执着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