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篇 旋论 第一章—— 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第一篇 旋论 第一章—— 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作者: 8戏语8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09:20 被阅读0次

闲来无事,常思天地之规、何以成其规、规之规。经年累月,偶有所得则欣然记之。渐有所悟,再回首!

配螺旋图

 

                                                                   一章     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一、 交变性

天地不交,万物不生。事物要是没有一点交流的话,也就不会演化出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2章。这句话的意思自古以来的注解非常多,我个人的理解一二三是瞬间完成的。“三生万物”则是后期的演化。

交变,简单来说由相互交流而发生变化。在这里将变化分为三种:不变的变化、常规变化(常变)、常规变化的变化(变变)

第一种不变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非常规则的变化,例如一年四季的交替运行。这种四季变化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整体来看是不变的,但是每一年却是有着四季冷暖的变化,所以称作不变的变化。这种变化充斥这宇宙间,这也是我们掌握的“规律”!

我们理解的规律真的不会变化吗?这个肯定不是的。以太阳系星体运动为例,各大行星都是基本以太阳为中心转动,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们的运行轨道。表面上太阳是中心,是不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知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银河系内众多恒星中的普通一员,位置处在银河系的边缘并且绕着银河系转动。站在银河系的角度看,太阳系各大行星不仅在规律的绕日转动,同样也在变换位置的绕银河系转动。这是提高角度的常变!

在太阳系内部,各大行星除了正常的转动外,还有进动。每转一圈,改变一点点,短期内不会影响原来的运动轨迹,但是长时间积累仍旧会产生很大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常规变化。

相对于常规变化的则是跳跃变化,这种是异变!对于这种变化的规律无法确切的计算,但是统计、概率学却是可以做到一定的预测。

之所以说这三种变化,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生活中会存在,或者无处不在。宇宙间的唯一是什么:那是运动!

二、 相似性

对于相似性的认知,起源于轮回之说。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似性,区别在于相似的程度不同罢了。对于个人来说,其直系亲属与其相似的程度要高于旁系亲属。而旁系亲属与其相似的程度要高于朋友、同事。

在生物种属的划分中,也是依据某一群体,在外观、组成单元、系统运行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而被归为一个种群。例如人类、牛、羊等等。在种群之内,还可以继续细分。人类的总体可以依据肤色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等。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在更大的区间上进行相似性的归总,于是我们就有了动物、植物等等的区划。当然这不是终点,在生物与非生物中我有了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

地球上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依据相似性进行区分,那么地球之外内。现在的宇宙学认为如今太阳系内的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众多的小星体都是诞生于一片原始星云中。对于同一片星云诞生的各种星体,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相对其他星云来说太阳系内各大星体的相似程度要高于其他星云形成的星体。同理银河系内的星体形似程度要高于其他星系的星体。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性似程度并不是只取决于一两个特性,要综合更多的因素。太阳系内恒星和行星之间的相似性,在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相似程度上相对来说是不占优势的。

宇宙起源理论中的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一次奇点的暴涨。这个理论已经被大多数学者认可。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现在宇宙间的一切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却别在于相似的程度不同罢了。

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at all comprehensible.(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世界”的可理解性,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相似性是规则的源头!

  三、阶段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化都具有阶段性。阶段性产生与量变到质变以及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过程“极限”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值。事物演变的极限值受到内部、本身系统以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1、 从量变到质变

在图中我们把AB、CD、 EF 线段看做量变的缓慢积累过程。而BC、DE看作是质变的跳跃式突变。B、D两个点视为质变的关键点。也可以视为极限点。

2、 极限

       A、 内部极限:内部组成的最小单元的极限

       B、本身系统极限:个体在进行群体共性的研究中看成一个刚体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分析个体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其内部组成的系统性。当组成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将会发生变化。或者再平衡、或者系统崩溃。

       C、外部因素形成的极限: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内部的诸多因素,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单独分析某一事物时,其外部影响是不可忽略。外部因素对于事物的演变是助力还是阻力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极限是可以被改变的,对于事物极限的影响一般视为瞬时间内三级相关联。超过三个级别的对于瞬时间内,可视为无影响。这里主要是因为时间的存在,简单来说较大级别的变动,其影响传递到较小级别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值可大可小,但是在瞬时或者极短时间内对于较小级别可以视为无影响。

  四、 波粒二象性即刚体与流体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对于光究竟是波动,还是粒子,从惠更斯光波动理论到牛顿提出的光微粒说,两种说法此起彼伏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那么为什么事物会具有波粒二象性?

与波力二象性相关联的是刚体与流体,质点力学把研究的物体看作是么有大小形状,但具有一定质量的点。对于物质的粒子特性,我们可以用刚体来描述。对物质的波动特性,我们可以用大量刚体的集合——流体运动来描述。

以上这三种特性、两种表象,我很想找到一种模型来描述它们。经过很多的努力我终于发现:螺旋运动可以很好地描述它们。对于螺旋运动,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螺旋看成是一个点,而整个螺旋的延续,看成是波动。在这里,若物质是有限的,每一个螺旋都有起点和终点,这样看起来更像球体。众多“球体”的集合,延续原来的运动模式构成流体、波动。从整体看依旧是在做螺旋运动。接下来的更多螺旋组合成一个更大的螺旋,将更大的螺旋称之为二级旋,依据同样的原则可以获得三级旋、四级旋等等。

螺旋运动的事物具有点、球特性(也就是粒子化)和连续特性(流体)。

(配图螺旋)

(戊土制作)

相关文章

  • 《戏语》目录

    目录 第一篇:旋论 1、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2、演化标准模型 第二篇:三观篇 3、宏观 3.1、宇宙的前世今生 3....

  • 第一篇 旋论 第一章—— 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闲来无事,常思天地之规、何以成其规、规之规。经年累月,偶有所得则欣然记之。渐有所悟,再回首! 配螺旋图 ...

  • 【国富论阅读笔记1】论劳动分工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人民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论劳动分工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

  • 《博弈论及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学习笔记

    第一篇 博弈论概述 第一章 绪论 1.1 博弈论的定义 在一定规则约束条件下,各参与者基于所掌握的信息选择...

  • 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研究

    思路: 第一部分:教学论、课程论的性质 第二部分: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第三部分:反思及评价 一、教学论的性质 (...

  • 娱乐至死8.12

    认识论是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和本书有关的是认识论对于真理的定义以及这些定义的来源所表现出来...

  • 论工作的性质

    如果一份工作,看起来收入不菲,但不具备什么成长性,那你可得警惕了。 第一、短期内,你可以为了钱干这份活,但这绝不是...

  • 决胜系列

    第一篇: 复习情况,数学七个半小时,主要是复习高数第一章和第二章,函数极限和连续,函数的定义,性质,类型 函数包括...

  • 《国富论》读书笔记(一)

    今天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篇的前三章。这三章主要论述了“分工”这个话题,由分工引出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研究...

  • 《知识论》读书笔记(二十五)

    《知识论》读书笔记(二十五) 2022年8月10日 B:所谓性质 1,所谓“性质” 所谈为性质的“类”(各性质之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篇 旋论 第一章—— 三条性质两种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jjxktx.html